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人分九种:人体体质辨识与养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5948243
  • 作      者:
    王琦著
  • 出 版 社 :
    广东科技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王琦,男,江苏高邮人,著名中医学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体质与生殖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专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的全国五百名著名老中医之一,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副会长,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日本东洋医学会会员。
  从事临床、科研、教育工作40年,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北京市科技项目、国家“十五”和“211工程”建设项目课题多项,并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1项。获发明专利6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局级一、二等奖励多项。主编医著29部,发表国内核心期刊研究论文181篇,被引用2485次,发表国外期刊研究论文20篇。先后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22名,硕士15名,学术经验继承人6名,并为国家培养了数百名专业人才。
展开
内容介绍
  2009年4月9日,在人民大会堂,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文件《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正式对外发布。作为该标准的牵头编写人和主要起草人,王琦教授在会上重点介绍了中医体质的9种类型: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
  为了更好的让老百姓把握自己的健康,王琦教授特别精心著写了这本《人分九种——人体体质辨识与养生》。本书可以说是《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的使用手册。在书中,针对各种体质,结合真实病例展开分析,图文并茂地详细阐述了体质特点,并提供专业而实用的保健要点等。语言生动有趣,将标准中的理论知识通俗化、直接化、形象化,提倡以人为本,教您如何读懂自己的身体,并为您量身定做了适宜您本人的个性化养生方案。希望大家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具体的实践中掌握健康的主动权!
展开
精彩书评
  了解什么样的人得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重要。
  ——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
  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
  ——《黄帝内经·灵枢·寿夭刚柔》
  经过三十多年的临床观察和实践,我带领的体质研究课题组研究发现,中国人群体质可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几种类型。
  体质与健康、疾病密切相关。了解每个人属于什么类型的体质,并从改善体质着手来治疗疾病、预防保健、维护人的肜体容貌美,足巾医体质展示特色和优势的关键所住。
  ——王琦
展开
精彩书摘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人,如果用这两句话比喻人体体质,再形象不过了。那么,从医学科学的角度表达,什么是体质呢?
  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由于先天禀赋的不同,后天条件的多样性,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差异,以及疾病、药物等因素的影响,使个体体质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特征,即体质具有个体差异性。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先后天因素共同作用逐渐形成的结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调节的。
  中医体质学的认识和形成经历了数千年的理论积淀,其中《黄帝内经》为中医体质理论的源头,在此基础上,历代医家通过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理论认识为中医体质理论的发展与应用积淀了丰富的内容,我带领的学术团队经过30多年的研究整理与理论构建使其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分支。
  每种体质都有其不同的形、神特征,具体表现为形体特征、常见表现、心理特征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方面的差异,对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以及疾病传变转归中的某种倾向性。个体体质在后天生长、发育过程中是与外界环境相适应而形成的个性特征,即人与社会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反映了机体内外环境相统一的整体观念。
  体质与健康、疾病密切相关。了解每个人属于什么类型的体质,并从改善体质着手来治疗疾病、预防保健、维护人的形体容貌美,是中医体质展示特色和优势的关键所在。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人体体质概论
引言 体质具有个体差异性
一、大千世界,人各不同
二、体质是怎样形成的
1.先天因素是体质形成的基础
2.后天因素可以使体质发生变化
三、体质的几个特点
1.体质以先天遗传为基础
2.体质是动态可变的
3.体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4.复杂因素造就了体质多样性的特征
5.体质的趋同性使分类成为可能
6.体质是可以调节的
四、体质是形神相关、天人合一的生命过程
1.体质是按时相展开的生命过程
2.体质与形神相关
3.体质与天人合
五、古代医家如何认识体质
1.《黄帝内经》是中医体质认识的源头
2.历代医家对体质理论的应用
六、体质就在我们身边
1.分辨体质,治病求本
2.体质养生,预防保健
3.体质美容,有的放矢

第二章 亿万人群分九种
引言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一、物以类聚,人可群分
二、一种平和,八种偏颇
三、分清体质,才好养生
1.平和质(A型)身心健,要维护
2.气虚质(B型)正气虚,要固本
3.阳虚质(C型)热量低,要温阳
4.阴虚质(D型)津液亏,要养阴
5.痰湿质(E型)多肥胖,要运化
6.湿热质(F型)内热重,要清利
7.血瘀质(G型)有瘀滞,要疏通
8.气郁质(H型)情志结,防抑郁
9.特票质(I型)常过敏,要调护
四、根据不同的状态呵护体质
1.体质与年龄
2.体质与性别
3.体质与季节
4.体质与生活条件
5.体质与地域
五、体质的三级预防
1.一级预防
2.二级预防
3.三级预防
读者提问

第三章 体质辨识治未病
引言养生、体质、亚健康
一、中医治未病是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
1.治未病是医学的最高境界
2.古代医家治未病的小故事
3.“治未病”是衡量医者水平的重要标志
二、养生是治未病的基础
1.中医养生源远流长
2.养生的最高境界是“治未病”
3.从养生实践中获得健康
三、体质辨识是治未病的方法和工具
1.治未病的核心在于因人制宜
2.体质辨识是治禾病的方法和工具
3.体质辨识的应用
四、亚健康是治未病的重点
1.认识亚健康
2.如何判断亚健康
3.中医如何应对亚健康
4.常见亚健康状态调节方式
读者提问
附录
附录1 新闻报道
附录2 体质标准
附录3 经络穴位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