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边地缘政治结构的基本态势<br> 当前,二元化是中国周边地缘政治结构的一个基本态势,即冷战的遗产与新兴的地区合作体系两者长期并存,前者主要表现为冷战时期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同盟体系以及冷战时代未解决的遗留问题,如朝鲜半岛问题、台湾问题等;后者则是指冷战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倡导、推动和参与的一系列地区多边合作机制,二者构成了中国的周边地缘政治环境的主要内容。这种二元化结构的基本态势决定了中国的和平发展在周边的挑战和机遇共存。<br> 冷战时期,美国为遏制共产主义在亚洲的“扩张”,缔结了一系列主要针对中国的双边和多边军事条约:1950年10月17日美国首先与泰国签订《军事援助协定》,1951年8月30日美国与菲律宾签订《美菲共同防御条约》,9月1日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签订《美澳新安全条约》,9月8日与日本签订《美日安全保障条约》,1953—1954年美国又先后同韩国和蒋介石台湾当局炮制《美韩共同防御条约》和《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拼凑“东北亚防御同盟”。1954年9月,美、英、法、澳、新五个西方国家又同菲律宾、泰国、巴基斯坦一起签订了《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组建“东南亚防务集团"。通过这些条约,美国在亚太地区构筑了沿“阿留申一日本琉球群岛一中国台湾省一菲律宾一澳大利亚”一线的军事同盟体系,再加上当年美国策划支持的英国、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和巴基斯坦组建的“巴格达条约组织”,构成了一个美国领导的对付“亚洲共产主义侵略威胁”战略包围圈。<br> 冷战结束后,上述美国主导的军事同盟体系未随冷战的结束而消肈,其中最重要的同盟体系依然存在,并进一步得到强化与扩展。而且,在新形势下,这些冷战时期的遗产又增添了瓣的内容。<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