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当代东亚城市:新的文化和意识形态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6788509
  • 作      者:
    王晓明,陈清侨编
  • 出 版 社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当代东亚城市:新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内容选自2003年召开的“当代东亚城市:新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构成”的学术讨论会,收录了13篇来自海内外的学者关于当代东亚城市的文化状况的论文。这些论文的触角深入到文学、博物馆、房地产广告、影视、酒店空间、城市、工人、街道、音乐、小报等等层面,既有对“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现实的思考,也有对当代都市历史想象的探讨,更有对上海几十年间空间变化隐含的意识形态的挖掘。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由十三篇文章和两组圆桌讨论合集而成,作者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城市,既有全球闻名的思想大家,也有年轻的学术新锐。他们分别结合自己的“在地”经验,将触角深入到文学、博物馆、房地产广告、影视、酒店空间、城市、工人、街道、音乐、小报等等层面,既有对“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现实的思考,也有对当代都市历史想象的探讨,更有对上海几十年间空间变化隐含的意识形态的挖掘。可以说,本书集中展现了世界当代学者对东亚城市文化的关注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   本书内容选自2003年召开的“当代东亚城市:新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构成”的学术讨论会,收录了13篇来自海内外的学者关于当代东亚城市的文化状况的论文。这些论文的触角深入到文学、博物馆、房地产广告、影视、酒店空间、城市、工人、街道、音乐、小报等等层面,既有对“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现实的思考,也有对当代都市历史想象的探讨,更有对上海几十年间空间变化隐含的意识形态的挖掘。
展开
精彩书摘
  从“张爱玲热”到“上海梦”   倪文尖(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张爱玲在1980年代中期浮出历史地表的时候,应和着当时中国大陆文坛“重写文学史”的吁求;张爱玲在文坛的迅速普及,缘于其特出的文学性,尤其是技巧上的独创性与陌生化,如所谓“意象”、“意识流”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其时,最受青睐的作品是《金锁记》,而不是更具张爱玲本色的《倾城之恋》之类,这说明,最初接受张爱玲还是在原有框架(如“反封建”、“启蒙”等)内所做的“加法”之一种。——此特点,甚至迄今仍在学界的部分圈子里延续着。   事情的另一面是,张爱玲在1980年代后期更逐渐占领了大众的阅读。在各式版本的张爱玲作品重复出版了一个阶段以后,以安徽文艺出版社于1992年出版的《张爱玲文集》(四卷本)为标志,“张爱玲”越来越成为吸引眼球的“卖点”。在图书市场上,1990年代以后的相当长时间里,出现了一种不妨称之为“王朔十苏童=张爱玲”的现象,即,如果说风行的王朔代表了“世俗”的潮流,媒体所塑造的苏童意味着“怀旧”气息的话,那么“张爱玲”,以一人之力统领着那一个时代的风尚。   在这个意义上,今天回过头去看,“1992年”出版《张爱玲文集》,虽是时间上绝对的巧合,但还是显得意味深长:我们不会忘记,正是在“1992”这一年,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讲话,对中国的时局和发展道路都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也许吧,这也构成了我们研究的一个“底子”。
展开
目录
编者的话 第一辑 当代都市的历史想象 从“张爱玲热”到“上海梦” “香港中国人讲香港故事”:香港历史博物馆的常设展 新加坡:编造历史,建构国家 “卧底世界”——殖民地香港的(非)历史想象 第二辑 上海:新的空间和意识形态 酒店、高度美学或者现代性 从建筑到广告——最近十五年上海城市空间的变化 襄阳路与淮海路——从两种商业形态看上海消费文化走向 “孽债”、大众传媒与外来妹的上海故事——关于电视纪录片《毛毛告状》 略谈建国初期上海媒体对工人的塑造——以上海第一钢铁厂为个案 第三辑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现实和批判实践 我们跑到哪里去?——东亚诸城市的亚文化与全球化,并论现代文学的诞生和终结 地方狭隘主义的未来:全球化、《古惑仔之四》以及屯门的电影研究 都市文化?大众音乐?现代性 在“小报”的字里行间 附录 附录一:“当代东亚城市:新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构成”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日程 附录二:各场论文的讲评和问答 附录三:圆桌讨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