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秦汉社会生活四十讲:图文典藏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1959218
  • 作      者:
    王凯旋著
  • 出 版 社 :
    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秦汉社会生活四十讲》,读来趣味盎然,故事性、知识性强,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是一部大众通俗化的佳作,是一次学术内容大众化的新的尝试。”
  著名秦汉史专家、博士生导师朱子彦先生鼎力推荐
  从文化源头上追寻华夏先人足迹,于历史细微处再现秦汉生活图卷
  秦代博士官的具体职责是什么?
  秦代惩处贪官污吏的法律有哪些?
  秦代的酷刑有哪些?
  汉代为什么少有“节烈之妇”?
  汉代人日常食用的蔬菜是什么?
  汉代人日常最基本的烹饪方法有哪些?
  东园秘器是一种什么东西?
  汉代的温明是何物?
  汉代女子所用胭脂的配制秘方是什么?
  汉代的拍髀是一种什么样的兵器?
  以上问题,在书中都能找到答案
展开
作者简介
  王凯旋,男,1961年出生,辽宁沈阳人,历史学博士,现为辽宁社会科学院民俗学文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文化学刊》杂志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长期从事中国社会史、中国社会风俗史、中国科举文化史、秦汉史和明清史研究。所撰学术专著有《明代科举制度考论》《经史百家杂钞》等:主编《中国历代王朝反贪录》等多部书稿:撰写《汉魏士人学风》《两汉官僚商人之比较研究》《清代矿政述论》等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秦汉社会生活四十讲(图文典藏版)》所涉及的内容包括秦汉时代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各阶层人士的日常生活等方面,反映秦汉时代的有关民俗民风等亦在此中。内容翔实全面,堪称是一部解读秦汉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秦汉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辉煌时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期和成熟期。
展开
精彩书摘
  先秦时代的《易·系辞》记载说:“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可见,先秦时代的舟船还主要是依靠用楫,即后来所说的桨或橹划水前进。汉代的各种船只也基本上是沿袭着先秦的传统,《汉书·刘屈氂传》记载说:“又发楫濯士,以予大鸿胪商丘。”《后汉书·岑彭传》记载说:“又发桂阳、零陵、长沙委输棹卒,凡六万余人。”李贤注对此说:“棹卒,持棹行船也。”说明汉代的舟船往还行驶主要还是依靠用楫(船桨)来划水前进,所以汉代的水军中相当一部分人充当了“楫濯士”,也就是划船手。而且在划船手中设立有相应的职官进行统一管理,《史记·佞幸列传》记载了邓通“以濯船为黄头郎。”《汉书·百官公卿表》则记载了水衡都尉之下的属官有楫濯令、丞。
  1974年12月在广州发现的秦汉造船工场遗址,便是当时规模很大的船舶制造工场。根据相关的考古发掘报告显示:广州秦汉造船工场遗址共有三个平行排列的船台,“还有木料加工场地。船台和滑道相结合,外形和铁路相似,由枕木、滑板和木墩组成,枕木分大小两种,滑板宽距可以调节。一号船台两滑板中心间距一点八米,船的宽度应是三点六到五点四米;二号船台两滑板中心间距二点八米,能造五点六到八点四米宽的船。滑板上平置两行承架船体的木墩,共十三对,两两相对排列,高一米左右,在船底钻孔、打钉、舱缝,有这样的高度是比较合适的。一号船台南侧有木料加工场地,场地上有烘弯木料的“弯木地牛”结构。还出土了划线铅块,这是下料时划线用的。造船台出土铁锛、铁凿和舰缝用的‘挣凿’,此外还有方锥形木垂球(取垂线用)。”(参见(《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第617-618页,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3月第1版)广州秦汉造船工场遗址的发现对了解和认识汉代造船技术的相关情况具有重大的考古价值,由此我们看到了汉代造船工艺的许多细节,造船工具、造船原材料、船体的大小等等情形均十分形象而鲜明。
  从舟船制造的工艺来看,《汉书·武帝纪》颜顺古注引李斐的话说:“舳,船后持桅处也。舻,船前头刺翟处也。”意思是说,在船首设櫂,而在船尾设舵。有的舟船是四擢一舵,有的舟船则是十六榷一舵。汉代有被称为“露桡”的船只,所谓“露桡”,是指榷露于外,即船桨露于船体之外,前面说的四櫂、十六榷等即是“露桡”,在汉代大型的船只往往都是露桡的,湖北江陵凤凰山遗址出土的遣册上记载有“大舟皆口二十三桨,”《越绝书》中记载的大型战船用五十人划桨,就极有可能是成对排列的,这种成对排列的情况显然也是采用“露桡”这一形式的。汉代已出现了舵,《淮南子·说林训》记载说:“毁舟为杕。”
展开
目录
第一讲 秦汉士人与士风
第二讲 秦汉的博士官
第三讲 秦汉宦官面面观
第四讲 秦汉惩治官吏的法律
第五讲 秦汉的刑法与刑徒
第六讲 秦汉时代的城市
第七讲 秦汉时代的边塞
第八讲 秦汉时代交通和交通工具
第九讲 汉代选举制度
第十讲 汉代的官商
第十一讲 汉代的酷吏
第十二讲 汉代的流氓
第十三讲 汉代市井生活
第十四讲 汉代农耕生活
第十五讲 汉代渔猎生活
第十六讲 汉代谣谚与世风
第十七讲 汉代的船与造船业
第十八讲 汉代养马和相马
第十九讲 汉代的货币
第二十讲 汉代的婚姻法
第二十一讲 汉代婚俗浏览
第二十二讲 汉代的胎儿教育
第二十三讲 汉代丧葬习俗
第二十四讲 汉代饮食漫话
第二十五讲 汉代人与酒
第二十六讲 汉代制盐业
第二十七讲 汉代的住宅
第二十八讲 汉代人的审美观
第二十九讲 汉代家具与家庭装饰
第三十讲 汉代的服饰
第三十一讲 汉代女子梳妆和化妆品
第三十二讲 汉代娱乐生活
第三十三讲 汉代的杂技
第三十四讲 汉代的文具品
第三十五讲 汉代的书籍
第三十六讲 汉代地图概说
第三十七讲 汉代日用杂品
第三十八讲 汉代的灯具
第三十九讲 汉代医药和医学
第四十讲 汉代兵器杂说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