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骗局、神话与奥秘:考古学中的科学与伪科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9066371
  • 作      者:
    (美)肯尼思?L. 费德(Kenneth L. Feder)著
  • 出 版 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肯尼思·L·费德,1982年毕业于美国康涅狄格大学人类学系,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央康涅狄格州立大学学人类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史前考古学,曾出版教材与专著多部。<br>    陈淳,1992年毕业于加拿大麦基尔(McGill)大学人类学系,获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史前考古学。曾出版专著、译著多部。
展开
内容介绍
    《骗局、神话与奥秘:考古学中的科学与伪科学(第6版)》写到有关人类过去的骗局、神话和所谓的奥秘对于我们从事人类古老性科学调查的学者来说是一个引人关注的课题。明显的是,对人类过去感兴趣的任何人来说,比如了解古代不存在任何巨人人种的证据非常重要,在埃及的金字塔里也没有激光枪的碎片,也没有证据表明在一万年前从亚特兰蒂斯来的难民在波斯尼亚建造巨型金字塔。从这些胡诌本身来揭穿它们既有趣且有必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用来确证这些无稽之谈的手段。《骗局、神话与奥秘》(以下简称《骗局》)的效用就是利用有趣但常常是滑稽的考古骗局、神话和奥秘来表明我们如何从科学来真正了解过去的真相。《骗局》不只是一本我们如何了解所知的有关过去的那些虚假的书,它也是一本有关我们如何了解真相的书。<br>    骗局、神话与奥秘:前所未有的一《骗局、神话与奥秘:考古学中的科学与伪科学(第6版)》<br>    早在1986年当我开始为《骗局、神话与奥秘:考古学中的科学与伪科学(第6版)》传阅手稿时,我希望这本《骗局》至少有望为教授考古学作出有意义的贡献。我相信,它对我的同行们来说是有价值的资料。而更重要的是,我相信这是一本学生们会喜爱的书。但是,出版商并不认同我的信心和把握。我已记不得手稿被拒的确切数字,我想在第16次之后不再统计。这些回信雷同而令人郁闷——想拍脑子写一本“非凡书稿”看来十分有趣,但是《骗局、神话与奥秘:考古学中的科学与伪科学(第6版)》可能并不会被考古学家在他们的课程中采用。拒绝的信件认为,一学期对于一门考古学导论课程需涵盖的所有方法论而言时间已经实在过短。
展开
精彩书评
    《骗局、神话与奥秘》为大部分学生在课外经常遇到的一类话题提供了独特的探讨方式。它在将科学与考古学领域联系起来方面尤其成功,而该领域总是深受伪科学的迷惑。它通俗易懂,适于初级程度的一般读者。<br>    ——罗伯特·A·辛普金斯,圣何塞州立大学<br>    本书取得了其他教科书无法达到的成就:它将科学方法穿插于人类史前史、考古奇迹、外星人、共谋的骗局以及对灵异现象进行考察等多种背景中,提供了一种引人入胜的对话。在许多科学方法论的导论教材中,很少有像本书这样从头至尾通俗易懂,引起共鸣,令人难以忘怀。<br>    ——梅利莎·A·伊顿,密苏里州立大学<br>    《骗局、神话与奥秘》写得极为出色,读来趣味盎然。费德极其幽默,有着迷人的写作风格,同时还为许多闻名遐尔的考古奥秘提供了翔实的科学依据。<br>    ——乔治·古默曼IV,北亚利桑那大学
展开
精彩书摘
    在这些年里,对于这些题目以及其他考古学议题,高比例的学生选择不知道或无可奉告的回答。在2007年的调查中,249%的学生回答表示不知道是否有古宇航员曾帮助过我们的祖先,48%的学生不知道在图坦卡蒙陵墓里是否有起作用的咒语,而异常大的52%的学生不知道亚特兰蒂斯是否真的存在。有些人会说,这是一个好的迹象。无论如何,难道学生认识他们自己的无知或承认他们不知道该同意还是反对这些说法是有道理的吗?也许吧。然而,正如学者苏珊·理查德森指出的:“如果考古学家已将大部分的迷信揭穿了的话,那么一些可供选择的‘悬而未决’说法就不那么令人信服了。”我完全同意这一评估。<br>    也许这只不过是美国学生容易上当受骗或孤陋寡闻。那么其他国家的学生又如何呢?当他们在面对这些有关人类过去的说法时会有何种反应呢?1996年,澳大利亚南威尔士州查尔斯·斯图尔特大学的德克·斯潘纳曼在其学校的142名学生中发放了与我类似的问卷。他的结果与我们从美国问卷中得到的结果相近。最近,苏珊·理查德森在英格兰的南安普敦大学作为她考古学硕士论文一部分做了相似的调查(1999年)。采用了我原来研究中的许多问题,她发现她所在大学的学生要比我对美国问卷的测试中的怀疑比例略高。例如,她的学生中只有10%对古宇航员的说法表示某种程度的相信,16%相信消失的亚特兰蒂斯大陆,以及10%接受图坦卡蒙王陵墓中存在致命诅咒的说法。但是,我们无法由此认为,英国学生要比美国学生懂得更多。几乎没有英国学生实际上拒绝这些说法,大部分人持这样的观点,认为这些问题的证据尚未有定论。<br>    但是且慢,你也许会合理地询问,在此讨论的调查中提到各种信念和问题是否能够轻易被消除。毕竟,“科学”只不过是一种通过运用逻辑思维来了解我们周围世界的过程(见第二章 )。我们大部分人以为自己具有科学头脑,但科学就是完美的吗?难道科学家就无所不知?当然不是。科学过去曾经蔑视的一些事情,后来最终被证明是真实的(见第二章 中对大气现象的讨论)。也许科学家们排斥许多其他有趣的说法是错误的。也许种种此类说法要比思想保守的科学家愿意承认的来得多。也许有些东西与飞碟、超感能力、占星术、重生、手相术、算命、魔杖找矿、风水、古宇航员、信仰治疗等等有关。杂志、电视和电影反复充斥着这类话题。
展开
目录
前言<br>快速指南<br><br>第一章 科学与伪科学<br>相信不可思议的东西<br>魔术师的早晨<br>伪科学与考古学<br>我为何要写这本书<br>反复提问<br>评判性思维的实践<br><br>第二章 认识论:你如何分辨真相<br>了解事物<br>收集信息:眼见未必为实<br>收集信息:依赖他人<br>科学:定律的应用<br>有一个真正和可知的宇宙<br>宇宙按可以理解的规律运转<br>规律是不可改变的<br>规律是可知的<br>科学的作用<br>产褥热的案例<br>科学与非科学:根本的区别<br>评估解释的一个规则<br>科学的艺术<br>假设来自何处<br>检验假设<br>人类的科学事业<br>科学与考古学<br>反复提问<br>评判性思维的实践<br><br>第三章 一桩考古骗局的解剖<br>卡迪夫巨人:纽约的歌利亚巨人<br>发现<br>结局的开始<br>赫尔的坦白<br>巨人的终结<br>他们想干吗?<br>现在的看法:骗局<br>一桩成功考古骗局的规律<br>反复提问<br>评判性思维的实践<br><br>第四章 道森曙人:皮尔唐的骗局<br>进化背景<br>以脑量为中心的范例<br>苏塞克斯的惊人发现<br>皮尔唐之谜<br>揭露骗局<br>谁干的?<br>嫌疑人:查尔斯·道森<br>嫌疑人:亚瑟·史密斯·伍德沃德<br>嫌疑人:德日进<br>嫌疑人:格拉夫顿·埃利奥特·史密斯爵士<br>嫌疑人:亚瑟·基斯爵士<br>嫌疑人:马丁·A·C·欣顿<br>嫌疑人:刘易斯·艾博特<br>嫌疑人:W·J·索拉斯<br>嫌疑人:柯南道尔爵士<br>皮尔唐的教训<br>当前人类进化的观点<br>反复提问<br>评判性思维的实践<br><br>第五章 谁发现了美洲?<br>最早的美洲人<br>欧洲人的新大陆<br>圣经解释和美洲印第安人<br>美洲印第安人:从以色列到亚特兰蒂斯<br>追踪土著美洲人的来历<br>走出亚洲<br>“美洲起源”?<br>从生物学追溯这批人<br>最早美洲人的考古学<br>下一个是谁?印第安人之后,哥伦布之前<br>器物的踪迹:新大陆造访者的证据<br>美洲的欧洲人:发现美洲的北欧人<br>纽芬兰<br>哪里是文兰?谁是斯克莱林?<br>北欧人发现美洲:实物证据<br>有海盗的其他证据吗?<br>其他航行者,其他造访者<br>中国人发现了美洲?<br>古代美洲的非洲人?<br>在哥伦布之前有其他欧洲人吗?<br>公元前的美洲?<br>语言<br>铭刻<br>建筑<br>考古学的裁决<br>考古学的背景:挖掘探坑和发现证据<br>现在的看法:美洲人的来历<br>反复提问<br>评判性思维的实践<br><br>第六章 土墩建造者之谜<br>消失人种之谜<br>谁是土墩建造者?分辨消失的种族<br>沃勒姆·奥勒姆<br>谜的考古<br>解决土墩建造者之谜<br>消失种族之谜的基础<br>现在的看法:土墩建造者<br>反复提问<br>评判性思维的实践<br><br>第七章 一个大陆:消失与回赠<br>亚特兰蒂斯:你在哪里?<br>亚特兰蒂斯:传说的由来<br>蒂迈欧对话<br>柯里西亚斯对话<br>蒂迈欧与柯里西亚斯的由来与含义<br>谁发明了亚特兰蒂斯?<br>柏拉图从哪里得到故事的细节?米诺斯的一个来源<br>柏拉图之后<br>伊格内修斯·唐纳利:明尼苏达国会议员<br>唐纳利之后的亚特兰蒂斯<br>现在的看法:亚特兰蒂斯<br>古希腊<br>大西洋的考古证据:比米尼墙<br>大西洋的地质<br>反复提问<br>评判性思维的实践<br><br>第八章 史前外星人:古宇航员的幻想<br>喷火战车上的众神<br>墨迹测验假设<br>多情宇航员假设<br>“我们的祖先,傀儡”假设<br>外星人的日历?<br>太平洋的外星人?<br>一个真正的谜<br>火星考古<br>现在的看法:冯·丹尼肯现象<br>反复提问<br>评判性思维的实践<br><br>第九章 神秘的埃及<br>人们何时变得那么聪明?<br>古埃及<br>他们如何建造金字塔<br>图坦卡蒙<br>波斯尼亚的金字塔?<br>现在的看法:金字塔的秘密<br>反复提问<br>评判性思维的实践<br><br>第十章 奇妙的感应:通灵与魔杖<br>通灵考古学<br>通灵考古学的根源<br>灵异地点的位置<br>通灵发掘<br>灵异文化的重建<br>通灵考古学:裁决<br>魔杖探测而非发掘<br>检测魔杖探测师<br>现在的看法:无需发掘的考古学<br>反复提问<br>评判性思维的实践<br><br>第十一章 古老的宗教——新时代的幽灵<br>科学创世说<br>诺亚方舟<br>时间的足迹<br>用电子动漫技术创世<br>创世的其他方式<br>都灵裹尸布<br>检验裹尸布<br>耶路撒冷的纳骨匣<br>新时代的史前学<br>现在的看法:新旧宗教<br>反复提问<br>评判性思维的实践<br><br>第十二章 真实过去的真正之谜<br>欧洲的洞穴壁画<br>解释洞穴壁画<br>玛雅文明<br>解释玛雅<br>玛雅崩溃之谜?<br>巨石阵<br>解释巨石阵<br>巨石阵圆圈的推理<br>古代天文学?<br>为何要建造巨石阵?<br>结论:值得我们拥有的过去<br>反复提问<br>评判性思维的实践<br>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