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骨骼分属29种动物(德日进,杨钟健,1936;杨钟健,刘东生,1949)。其中,中小型的獐和竹鼠是亚热带动物,目前只分布在长江流域,而獐活动的最北地域在陕西和甘肃南部。大型的犀牛和象等动物目前仅存在于热带地区,历史时期它们出现的地域要比现代广,但其成群的活动都不超过亚热带北界(“兕”是卜辞中常见的动物名称,指的是犀牛,这说明当时商都附近的田猎区内和邻近地区经常有犀牛在活动。卜辞中另有大量关于猎象的记载,说明殷商王者的田猎区内存在成群的大象,而田猎区的位置就在太行山以南,今天的河南沁阳一带)。貘和圣水牛在中国已经绝迹,现生种仅见于东南亚的热带低地森林中。另外,安阳殷墟动物遗存中还可见到雉科的原鸡和鲟鱼这两种南方动物,前者目前分布在云南、广西、海南等南亚热带地区的山地中;后者的具体种属不详,据推测当为中华鲟或达氏鲟之一,而这两个种属的鲟鱼均产于长江流域。1975年,殷墟遗址中发掘出一具食器铜鼎,其中除了装有粟外,还有不少的果核,据对其尺寸和表面特有沟级和凹点的分析,当是梅子的果核,证明当时商都附近有梅树生长。现代中国野生梅的分布北界大致西起西藏通麦,东北延至四川松潘、广元,甘肃、陕西南部,然后经湖北罗田,安徽黄山,江苏宜兴,浙江昌化、四明山,抵于东海海岸(张秦英等,2007)。满志敏(2009)据此推测,当时商都应具有亚热带或邻近亚热带的气候条件,至少与现代亚热带北界的淮河至伏牛山一带相当。<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