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科学之妖:如何掀起物理学最大造假飓风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270948
  • 作      者:
    (美)尤吉尼?塞缪尔?瑞驰(Eugenie Samuel Reich)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一部研究学术造假的呕心杰作!一段颇似侦探小说的精彩故事!一次揭露事实真相的震撼之旅!一本步入科学殿堂的必读之书!谎言伴随着科学一路走来,这是科学家必须面对的现实。没有质问,科学也不会走到今天。通过这例影响深远的学术造假案,和您一同窥探现代科学的自我纠错机制,看看它到底是成功的,抑或失败的。
展开
作者简介
  尤吉尼·塞缪尔·瑞驰(Eugenie Samuel Reich)于1999年获牛津大学物理与哲学本科学士学位,在英国BBC研究失传科学纪录片。2000年开始,在《新科学家》历任实习生(英国伦敦)、记者(美国波士顿)和专题编辑(美国波士顿)。2005~2009年辞职工作,创作本书。2009年9月至今,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聘骑士基金科学记者研究员,从事能源问题、天文学以及科学伦理等领域的研究。
  译者简介:
  周荣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博士。1995年起在信息管理与决策科学系任教,2001年至今,在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任教。现任该系执行主任,知识管理研究所执行所长,中国科技传播研究会副秘书长,组织传播研究会副理事长。曾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德国海德堡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访学和讲学。
展开
内容介绍
  一位名叫简·亨德里克·舍恩的物理神童谎称自己发现了一种由塑料制成的新型超导体,还声称自己在很偶然的情况下找到了一种可以将碳基晶体研制成计算机芯片中的开关器件——晶体管的方法。
  然而,在其他的物理研究者试图重现舍恩的实验无果而返之后,整个科学界才明白他的研究竟是一场骗局。这期间,为什么有如此多的顶级物理学家(包括诺贝尔奖得主)会支持舍恩的理论?是什么机制促使顶尖的科学杂志登载舍恩的论文,并配以大量的相关新闻报道?是什么动机驱使这样一名大家眼中性情温和、为人谦逊、乐于助人的年轻人编造出一连串的欺世谎言?
  对于此事一直耿耿于怀的前《新科学家》杂志编辑尤吉尼 ? 瑞驰决定去一探究竟:科研诚信在富有活力的理论物理学界到底遭遇了怎样的扭曲……
展开
精彩书评
  “瑞驰深度调研此事……在舍恩事件的真相揭露上精彩绝伦!”
  ——马丁·布卢姆,《自然》杂志
  “瑞驰对当今学术造假事件酣畅淋漓的描述,其主要价值就是让大家看到了‘厨房’——科研成果的出产之地,也让人们偶尔窥视了一些见不得亮光的东西。”
  ——约翰·德比夏尔,《华尔街日报》
  “尤吉尼·瑞驰调查了世界上最大的学术造假案,曝光了科研的全过程,故事引人入胜、令人震惊、可读性强。如果你认为科学研究清清白白,那就来一次震撼之旅吧!”
  ——贾斯汀·穆林斯,《新科学家》杂志
展开
精彩书摘
  特罗格一点也不感到意外。有人在舞台后方捕捉到这样的镜头:巴特罗格时而握紧双手欢呼,看到摄影师为研发事务副总裁艾伦·纽催瓦利(Arun Netravali)和刚被授予诺贝尔奖的霍斯特·施特默(HorstS tormet)相拥的镜头拍照时,他的脸上还带着一丝微笑。巴特罗格随后对一名媒体负责人说,对他而言,自己亲密的同事能够问鼎物理学的最高殊荣,这感觉实在妙不可言。巴特罗格在担当贝尔实验室的主管十多年来一直期盼着这一时刻。
  美国最著名的工业实验室位于安静的默里山地区,它坐落在距纽约市45分钟车程的州际公路78号支线上。新泽西的默里山拥有斑驳陆离的淡橙黄色建筑,楼顶饰以倒V形,像是一双展开的墨绿色翅膀,周围陡峭的斜坡林带隔开了另一侧喧嚣的高速公路。
  贝尔实验室取得了辉煌的历史成就,这也为后来的研究工作带来了压力。1947年,这里的科研人员发明了晶体管,这为芯片产业和计算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贝尔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对激光器进行了构想,并首次使用射电望远镜探测到了宇宙大爆炸残留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从天文物理学领域到光纤制造领域,这里的研究人员依靠他们的辉煌成就和壮志雄心,使贝尔实验室多次推动了这些领域的技术进步,也因此一次又一次声名远扬。
  半个多世纪以来,贝尔实验室都隶属于垄断通信产业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因而拥有大量的科研基金。但到了1984年,该产业寡头被拆分成7家子公司,1989年后,贝尔实验室的负责人鼓励研究人员将研究重心向有商用应用价值的发明创造转移。那里一些顶尖的科学家对其幻想不再而离去,前往大学的研究机构工作。1995年,贝尔实验室被新组建的朗讯科技公司接手,其科学研究的前景似乎更令人担忧。
  不过,形势并未像人们预测的那样,接下来的几年是一段科研复兴的辉煌时期。20世纪90年代后期是互联网大放异彩的时期,美国朗讯科技公司的发展也可谓欣欣向荣,这显然也影响到了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历经了几年低谷期的调整后,贝尔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开始重振旗鼓,重大成果的论文发表数量一路飙升,新的专利申请也在不断增加。1998年10月,贝尔实验室传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施特默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好消息不胫而走,巴特罗格和其他众多的科学家一同走出办公室,穿过研究大楼钢质的走廊,来到默里山那家像教堂一样宽敞的自助餐厅,庆祝量子物理取得的成就,虽然这成就没能为公司股东赚到一分钱。
展开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森林蹊径览胜境
第二章 科学神童舍恩来
第三章 为发论文难自拔
第四章 科学预期高又远
第五章 育成产品未有期
第六章 位高权重两期刊
第七章 误入歧途科学家
第八章 塑胶幻想无尽头
第九章 纳米技术研究部
第十章 揭露造假成忌讳
第十一章 一场游戏一声空
尾章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