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理论是一门实验科学,它描述微观空间中的物质运动,简单地说,就是用宏观的仪器测量微观粒子在各种相互作用过程中可由运动学和动力学表述的变化过程,它由二部分内容构成:一部分是由长度标度确认的实验结果:另一部分是沿用“欧氏几何学空间模型”的思路对实验结果做的解析,即微观空间与宏观空间存在着反向自然律的解析,也就是描述理论的对称性与实验结果不对称的解析,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解析,因果律与测不准原理的解析,真空态和真空破缺的解析,强子“色优惠”和“夸克幽禁”的解析,人为附加场和正负无穷大相消的解析等等,并把这些解析作为整个量子理论的“补充性假设”,这里明摆着的一个同样的问题是,在微观空间,“几何学空间模型”的使用存在着确定的边界条件(或称之为“相空间的固有约束”),这些边界条件是由微观空间的物理学内容决定的。量子理论只是告诉我们,微观空间的物理学内容是由定义空间的量子化操作加上“补充性假设”完成的,如果定义空间稍有闪失,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物理量必需表述为(与坐标无关的)几何量,物理定律必需表述为这些几何量之间的几何关系”稍有闪失,20世纪量子理论的全部“补充性假设”面临的困境是可想而知的,因为只要用“庞加莱空间”置换出量子理论实际使用的欧氏相对空间(希尔伯特空间)及其他形式的空间,量子理论近30项“补充性假设”就没有一条是可以存活的。<br> 牛顿理论、后牛顿理论、广义相对论和量子理论都是以“定义”的形式认为真实的空间其本质是几何的(即没有物质的空间和时间同样是一种客观存在),理论所构筑的空间模型,都是以“公理”的形式规定“时空”是什么样的,再由演绎的方式回答“世界(宇宙)应该是什么样的”,物质运动形式的舞台(空间与时间)是定义的,物质存在形式的舞台(质量数与荷量数)也只能是定义的,这就是几何学空间模型的基本特征。也就是说,“现有知识框架”不可能回答三个问题:不可能回答“空间、时间、质量数、荷量数”的物理意义究竟是什么?不可能回答“世界(宇宙)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不可能回答“第一推动力究竟是什么”?更不可能由理论自身去证明或证伪没有物质的“时空”是一种客观存在。这正是目前所面临的。<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