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报告:满城尽是老年人<br> 自描画板<br> 统计数据显示,1950年全世界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有2亿(全球总人口25亿)。到2050年全球将有20亿老年人(全球总人口将有98亿)。从1950年到2020年期间,老年人口翻两番,大约在30年内翻一番,比世界总人口的增长要快得多。这不是一组简单而毫无意义的数据,想象一下,当2050年,在你周围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老年人,还需要有多余的解释和说明吗?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一切让我们清楚地看到;银发时代已经到来!于是,一些新的词汇出现在我们面前;银发族、银色经济、银色社区、银色旅游……它们把人们关注的焦点推向人生周期的暮年,这个逐渐庞大的群体开始形成新的消费需求、新的发展动向和新的问题来源。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走到老年,无论曾经多么辉煌绚烂,那么就让我们从此刻开始关注老年人,关注我们的未来!<br> 个案描述<br> 随着老年人数量的增长趋势和发展速度,一系列有关老年人的社会、经济、文化的伴生现象随之出现,并随着老年人群体的扩大,逐渐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让我们首先进入一项调查,对银发现象和老年人面对的各种问题产生基本的感性认识。<br> 零点调查与中脉科技集团2005年联合进行过一项调查,针对7个城市共2225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入户访问,调查的主题是老年人对自己的休闲生活是否满意。这虽然只是对城市老年人休闲生活满意程度的调查,却是一个以小见大的主题。首先,城市的各项功能较为完善,已经为老年人提供了比农村老年人更多的选择,如果城市老年人都不能对现状满意,那么农村老年人的情况更是可想而知;其次,老年人的个人支配时间较多,对于他们而言,休闲生活的满意程度基本能够体现他们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评定,是满意抑或是不满意,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清晰的认识。然而,调查的结果却不容乐观,有四成的受访老年人表示对自己的休闲娱乐生活不满意,具体结果如下:<br> 1.主要活动是看电视和家务劳动<br> 从表中可以看到,25.4%的老人认为他们休闲时间最重要的事情是做家务,说明老年人承担的家庭任务仍然很重;而认为看电视最重要的老年人占到17.6%,由此可以推断:老年人的活动方式仍然很少。电视是最基本也是最缺少互动的选择,而在老年人中却呈现如此高的比例,一方面说明老年人渴求了解外面的世界,他们并不希望被社会所忽略因而积极寻找新的信息,另一方面则表明他们很少有与其他人的面对面交流和沟通,因此们只能从电视上了解信息。读书看报、朋友交流等占的比重更小,这反映出:我们需要加大对老年人精神生活的关注,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倾吐内心的途径。<br> 表显示在一天的主要活动中,老年人的选择相对丰富了一些,但仍然有85%的老年人选择“看电视”作为他们一天的主要活动,选择“家务劳动”的比重也超过六成;同时有超过五成的老人选择了“锻炼身体”,三成的老人选择了“遛弯、逛街”,“听广播”和“照看孩子”的则相对少很多。上网、下棋、读书看报的则少之又少。这些数据说明了在老年人的生活中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生活的单调和非自愿性。<br> 2.家庭权威下降,很少能够涉及整个大家庭的决策<br> 如果说以上的数据只表明了老年人的一种生活状态,那么下面一组数据要反映的则是老年人的心理状态。61%的受访者表示,晚辈做出决定时很少征询他们的意见,他们在家庭中的权威下降;只有43.2%的受访者表示,晚辈和他们的交流较为频繁。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老年人是作为经验丰富的权威出现的。在社会学家费孝通老先生的笔下,中国的传统社会中存在长老权威,即经验和阅历赋予了老年人更高的资力和话语权,晚辈在做决策时需要向长辈求教,以免走更多的弯路和犯一些错误。但现代社会的教育体系瓦解了长老权威,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下降,对于他们而言无疑是心理上深深的失落,会产生~种被忽视和遗忘的感觉。<br> 3.数字鸿沟巨大,与社会有疏离感<br> 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年轻人尚且需要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最新潮流,学习能力逐渐下降的老年人则更显无助。调查显示,老年人拥有和会使用最多的电子设备就是电视机(98%的人拥有,97.2%的人会使用),手机的拥有率为39.3%,会使用的仅为24.7%。我们常见到生活中很多拥有手机的老人却不会正确使用,各种按键对他们来说显得眼花缭乱,通话的功能都不能够完全应用,其他的功能更是基本束之高阁。老人家庭拥有电脑的占24.7%,但是会使用的仅为6.7%。其他如数码相机、CI)、MP3等的拥有量和使用率就更低了。数字技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快捷、方便,却无形中在老年人和社会之间竖起一道鸿沟,人体逐渐衰老的生理特性导致他们对新技术、新兴事物的学习缺少激情和反应的能力,让老年人的生活和家庭中的年轻人、飞速发展的社区、社会隔得越来越远。是应该加大老年人的再社会化过程,让老年人积极地来适应新的变化和发展?还是研究出针对老年人生理特性的新的接收信息的渠道,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这确实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br> 以上这个案例似一幅全景的画面,从整个群体上给人们一种认识:我们究竟了解老年人的生活多少?在年轻人每日忙碌地上班、工作的时候,老年人如何度过他们的24小时?<br> 下面,我们则要看一个新的案例,这是一个具体的案例,从单一的层面看待老年人问题。<br> 在2006年2月13日,《现代快报》的网络版中有一篇题为《三女儿回家老人含笑辞世,社会应关注空巢老人》的文章感动了很多人,它讲述了很多老人春节前后的故事,我们只挑出其中的一个:<br> 在苏北农村,由于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空巢老人”的数量也以惊人的速度增加。这些老人们在家里除了要品尝孤独寂寞的滋味外,有的还要承担繁重的农活。<br> 农历正月初一,宿迁市宿豫区保安乡坡墩村,家家户户放鞭炮庆祝新年之际,高音喇叭里却传来一阵阵哀乐。村里一直独居的刘许氏,没过完这个春节便撒手人寰。老人独自生活了十多年后,突然因“高兴”而死。原来她有三个女儿,相继出嫁后却很少回来探望老人。今年春节,不知什么原因,三个女儿一起上门和老人过节。老人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不曾想,过了除夕她就咽了气。<br> 这个村的徐保华及徐金双的母亲,也在除夕前因病而死。村党支部书记张德群对记者说,今年春节期间,他们一个村居然死了十多个老人,这是往年不曾有的。<br> 看着这样的故事,不仅心酸,更是心寒。本该团圆的春节却是如此凄凉的结局,老人是“含笑”离开这个世界的,但她的笑又有多少的无奈和苦楚。赡养老人,供奉其享受天伦之乐是中国文化中最基本的部分,可在越来越发达的现代社会,这成了老人们“高兴”而死的理由。我们在分析《范进中举》时常用一种变态的心理对其进行概括,即对不可求事情的过分追求让他在自己中举以后出现昏迷、乃至癫狂的状态,可这位老人的死,究竟是她也有了变态心理,还是我们这个社会出现了很多急待解决的问题?新闻报道给了我们看问题的最直观视角,现在让我们透过现象去发现事情的本真。<br> 深度分析<br> 常说的一句话“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让我们在各种形态、表现不一的现象后找出引起这些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关于老年人的报道层出不穷,这在向我们表明着什么,又预示着什么?抛开一切感性的认识,让案例中带来的内心悲痛暂时离开我们的思考范畴,平静地进入理性分析的殿堂。<br> 一、黄昏报告<br> 要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老年人问题,我们需要解读一份来自人类生命的生理周期报告。它,针对一个特殊的群体;它,指出一种严峻的形势;它,会做出一份精准预测。它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黄昏报告。<br> 首先,我们需要对老年人的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按照中国《老年人法》的规定,“老年人是指60周岁以上的公民”。在世界上,老年人的概念和人口年龄结构概念的提出息息相关。最早的提出者是瑞典人口学家G.桑德巴尔(Gustar Saudbarg),在对年龄结构和人口增长率关系的观察分析之后,于1900年提出总人口年龄结构的分段法。具体的年龄分段如下:0—14岁的人口定义为少年人口,15—49岁为成年人口,50岁及以上为老年人口。G.桑德巴尔对人口年龄的分段主要考虑的是人口再生产类型,他认为50岁以上的人口属于减少型,即人口开始减缩,以此划分可以显著地察觉到人口发展的趋势。但最早的提出者却没能完成对人口年龄结构的精确科学划分,20世纪初婴儿死亡率高且人们的营养水平、健康状况均不佳,生活的物质条件决定了人口的预期寿命较短,这导致了G.桑德巴尔的划分在历史发展一段时期后就显出明显的不适应。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