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历史与现实的交响:改革开放三十年专题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305941
  • 作      者:
    黄凯锋主编
  • 出 版 社 :
    学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国的政府改革一直是各方长期关注的结构性问题,不仅充斥着如何提高效能,适应改革开放的要求的争论,更蕴涵着基于意识形态考虑而必然导致的在政府体制、职能、管理等方面的重大分歧。如果说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的政府改革主要着眼于更好地提高行政效能,为超常规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领导、支持和保障的话,新一轮的改革越来越集中在政府如何适应在一个相对常态的发展状态下不断提高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促进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整体协调发展,真正体现出政府的“以人为本”理念。<br>      改革开放三十年,有必要总结实践经验;总结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认识;总结学术发展、学科发展的整体风貌。 本书编者们主动参与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专题研究,结合学者的专业特长,结合已有的学术积累,以史带论,在梳理情况、数据的过程中寻找走过的轨迹,放进我们自己的思索,追求学问人生。
展开
精彩书摘
    专题之一:政府改革的历史逻辑与理性思考<br>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改革的历史轨迹<br>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府改革一直是各方长期关注的结构性问题,不仅充斥着如何提高效能,适应改革开放的要求的争论,更蕴涵着基于意识形态考虑而必然导致的在政府体制、职能、管理等方面的重大分歧。如果说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的政府改革主要着眼于更好地提高行政效能,为超常规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领导、支持和保障的话,新一轮的改革越来越集中在政府如何适应在一个相对常态的发展状态下不断提高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促进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整体协调发展,真正体现出政府的“以人为本”理念。<br>    1982年起,中国先后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政府改革,这些改革是政府体制逐步走向完善这一系统目标中的一环。历次的政府改革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效,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给政府体制注入了活力,提高了政府的效率,而且也改变了政府官员和普通民众传统的政府观念,高效、廉洁、精简的政府观念和形象正日益深入人心,都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政府管理体制和政府治理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br>     (一)1982年政府改革:从“包揽一切”走向经济建设<br>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随着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经济建议上,传统上以“包揽一切”为核心理念的政府体制呈现出严重的不适应性,政府机构臃肿、层次重叠、职责不清、效率低下的状况日益暴露,加之许多政府工作人员不称职、不负责、工作缺乏精力、实质和效率,严重制约了政府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
展开
目录
    专题之一:政府改革的历史逻辑与理性思考<br>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改革的历史轨迹<br>    (一)1982年政府改革:从“包揽一切”走向经济建设<br>    (二)1988年改革:转变政府职能<br>    (三)1993年机构改革:适应市场经济<br>    (四)1998年改革<br>    (五)2003年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br>    二、转型期政府治理面临的挑战与政府改革的新取向<br>    (一)转型期对传统政府治理提出挑战<br>    (二)近年来政府改革新取向<br>    三、建设服务型政府: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导向<br>    (一)公共服务:现代政府的基本功能<br>    (二)政府公共服务的制度性缺失<br>    (三)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念和原则<br>    (四)单一制国家体制下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价值导向<br>    四、近三十年中国政府改革的历史逻辑与理性思考<br>    专题之二: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历程与创新发展<br>    一、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做法<br>    (一)从稳妥为重到适时调整<br>    (二)从允许争论到明确立场<br>    (三)从规范倡导到体系构建<br>    二、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经验<br>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r>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br>    三、当前党的意识形态建设需要处理的几对关系<br>    (一)一元与多样的关系问题<br>    (二)稳定与流变的关系<br>    (三)理性内涵与感性载体的关系<br>    四、对进一步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建设的思考<br>    (一)广泛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br>    (二)促进精神生产与精神消费的良性互动<br>    (三)以高度的职业道德和政治责任心讲究“说法”和“做法”<br>    专题之三:经济发展的经验探析与前景展望<br>    一、中国经济改革的双重属性<br>    (一)渐进型改革中的经济发展<br>    (二)激励型改革中的经济发展<br>    二、重大历史事件的回顾与点评<br>    (一)战略大调整:新“八字”方针的确定和实施<br>    (二)农村的崛起: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br>    (三)城市的变革:80年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繁荣<br>    (四)模式的转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br>    (五)改革的转折:科学发展观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br>    三、经济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剖析<br>    (一)中国经济改革的教训<br>    (二)中国经济改革的基本经验<br>    四、未来经济改革的前景展望<br>    (一)为什么要启动新一轮经济改革<br>    (二)新一轮经济改革的特征与内涵<br>    (三)新一轮改革要关注的重点<br>    五、结束语<br>    附录<br>    参考文献<br>    专题之四:就业制度的渐进探索与创新实践<br>    一、导言<br>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统包统配制的就业制度<br>    三、1978年至1991年的双轨制就业制度<br>    (一)双轨制就业制度概况<br>    (二)双轨制就业制度的产生与发展<br>    (三)该时期积极促进就业的政策<br>    (四)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br>    四、1992年至2001年的以再就业工程为核心的就业制度改革<br>    (一)就业制度改革概况<br>    (二)再就业工程<br>    (三)大力实施职业培训与职业指导<br>    (四)实施劳动预备制度<br>    (五)加大就业立法推进就业制度改革<br>    (六)积极培育劳动力市场<br>    (七)促进农民工有序流动<br>    (八)下一步改革方向<br>    五、2002年至2007年的以积极就业政策为主的就业制度改革<br>    (一)积极就业政策的发展与演变<br>    (二)继续扩大就业再就业<br>    (三)加强失业调控工作<br>    (四)有效加强职业培训<br>    (五)积极促进特殊群体就业<br>    (六)2007年以来的就业制度改革<br>    (七)“十一五”时期的就业制度改革<br>    六、三十年就业制度改革的反思<br>    (一)就业制度改革舍本逐末?<br>    (二)政府是救火队员?<br>    (三)劳动者自身在就业中应发挥什么作用<br>    (四)劳动力市场与企业应发挥何种作用<br>    七、有效扩大就业构建的措施建议<br>    (一)未来就业制度改革展望<br>    (二)有效扩大就业的思路<br>    (三)有效扩大就业的具体对策<br>    参考文献<br>    专题之五:医疗卫生的政策引导与制度创新<br>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发展的历史回顾<br>    (一)医疗卫生资源得到发展,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存在严重差距,医疗资源分布不均<br>    (二)医疗卫生服务总量不断上升,但人均服务量下降,重治疗轻预防导致卫生系统效率低下<br>    (三)城乡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不断健全,但覆盖面仍有待扩大,保障水平有待提高<br>    (四)卫生总费用迅速增长,但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居民个人负担比例过高<br>    (五)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但近年来有些健康指标改善缓慢或停滞不前,城乡和地方间的健康差距仍然存在<br>    二、涉及医疗卫生领域的重大决策和改革措施点评<br>    (一)影响医疗卫生领域改革的重大决策<br>    (二)医疗卫生领域的重大改革<br>    三、医疗卫生领域面临的挑战及改革的对策建议<br>    (一)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发展面临的挑战<br>    (二)改革的对策建议<br>    参考文献<br>    专题之六:外交战略的适时调整与价值导向<br>    一、继承中发展<br>    二、对外开放战略的思想内涵和基本逻辑<br>    (一)从强调政治斗争到强调相互依赖的经济关系<br>    (二)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和以霸权为目的的世界主义<br>    (三)全方位开放的外交和广泛的国际交流合作<br>    三、思想理论的不断发展及其文化基础<br>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合作的外交主题定位<br>    (二)发展、进步与和谐的价值追求和多元模式主张<br>    (三)以人为本的人权理论和国际人权主张<br>    (四)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建设和谐世界<br>    (五)和平共处、合作发展、和谐世界的内在统一<br>    专题之七:文学演进的时代印记与开阔空间<br>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文学发展的三大历程<br>    (一)重新复苏和初步繁荣:“新时期文学”<br>    (二)多元并存与深刻转型:90年代文学<br>    (三)新格局与新走向:“新世纪文学”<br>    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文学的基本特征<br>    (一)坚持“二为”方向,但艺术表现多元化<br>    (二)文学创作数量众多,但社会影响力较为弱化<br>    (三)文学思潮、流派不断创新,艺术风格多种多样<br>    三、深刻反映社会主义进程的文学精神<br>    (一)艺术展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以及发展趋势、时代精神<br>    (二)锐意创新的文学大趋势<br>    四、努力塑造创业者的新形象<br>    (一)创业者的艺术长廊及其时代特征<br>    (二)多姿多态的现代普通人形象及其他形象<br>    五、主流文学、精英文学、大众文学的互动互补<br>    (一)主流文学的特征、功能和不足<br>    (二)精英文学的探索、价值和困境<br>    (三)大众文学的盛行、媚俗和导向<br>    (四)三种文学的互动、互补与雅俗共赏的探求<br>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