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维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6884041
  • 作      者:
    杨义芹著
  • 出 版 社 :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维》主要内容包括:战略转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战略;中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战略挑战;经济社会结构整体转型期的挑战;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挑战;国际现代性转变期的挑战;中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战略选择;发达国家现代化战略选择评析;拉美一些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战略选择评析;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战略选择评析等内容。

展开
目录

鉴定意见一
鉴定意见二
导论
一、目前国内学术界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研究现状评析
二、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界定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内容
第一章 战略转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战略
一、中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战略挑战
(一)经济社会结构整体转型期的挑战
(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挑战
(三)国际现代性转变期的挑战
二、中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战略选择
(一)发达国家现代化战略选择评析
(二)拉美一些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战略选择评析
(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战略选择评析
(四)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历史评析
三、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转变
(一)治国方略的转变:从斗争执政到和谐执政
(二)发展道路的转变:从经济发展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总体布局的转变: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
(四)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从单一GDP增长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五)开放战略的转变:从和谐中国到和谐世界

第二章 战略思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创新
一、中西文化发展史中的和谐思想
(一)中国传统和谐思想评析
(二)西方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评析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和谐社会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
(二)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性思考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战略思维
(一)科学发展观的新思维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思维
(三)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新思维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现代理念的支撑
(一)价值理念
(二)发展理念
(三)民主理念
(四)法制理念
(五)道德理念
(六)公平理念
(七)自然理念
(八)渐进理念

第三章 战略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质
一、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一脉相承
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
(一)人际关系和谐是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基本体现
(二)人际关系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点
三、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
(一)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是马克思主义社会观的根本要求
(二)人与社会关系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
四、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本体现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环境条件
五、人自身各方面的和谐
(一)人自身和谐是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体现
(二)人自身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要素

第四章 战略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近期任务和远景规划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近期目标和任务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近期目标和任务的提出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近期目标和任务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长期目标
(一)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
(二)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第五章 战略方针和原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向和保证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导方针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重点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导向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方针和原则
(一)坚持“六个必须”的原则
(二)全面贯彻“四个尊重”的方针
(三)坚持“共建共享”的方针

第六章 战略重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进行社会调整
一、调整社会结构
(一)社会结构合理是社会和谐的前提
(二)当前影响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结构性难题
(三)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合理调整社会结构
二、调整社会利益格局
(一)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
(二)形成公平正义的利益格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三)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建立社会利益协调机制
三、调整社会管理模式
(一)善治模式中政府职能转换对和谐社会构建的启示
(二)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我国政府职能定位
(三)当前转变政府职能的几个着重点

第七章 战略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架构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一)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于党的领导
(二)构建和谐社会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新考验
(三)大力加强改善党的领导才能进一步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保证
(一)和谐社会必须是经济发展物质丰裕的社会
(二)加快经济发展才能进一步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证
(一)和谐社会必须是民主法治的社会
(二)加快推进民主法治化进程才能进一步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四、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保证
(一)和谐社会必须是精神文化繁荣的社会
(二)以先进文化为先导才能进一步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