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科学发展观催生和谐社会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3378272
  • 作      者:
    潘立文,黄文炎,吴继寿主编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这个主题。全党全国都要增强促进发展的紧迫感,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展开
内容介绍
    《科学发展观催生和谐社会》以“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为切入点,全面深入地分析了,科学发展观的贯彻与落实必然催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与完善也必将推动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全书资料翔实,观点鲜明,言而有据,涉猎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许多前沿理论和创新实践,通过理论研究和典型案例分析,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对策和建议,是对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一重要命题的有益探索。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蕴涵和谐的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本质
二、时代呼唤科学发展观
三、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

第二章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和谐社会的内涵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背景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
三、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

第三章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同一性
一、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以人为本
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三、“五个统筹”使科学发展观催生和谐社会
四、人与自然的友好相处是和谐社会之根
五、人的全面发展是实施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六、紧紧抓住实施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灵魂

第四章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和谐的历史演进
一、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都是一个历史过程
二、从传统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的飞跃
三、科学发展观的世界意义

第五章  掌握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辩证法不断提高和谐社会的广度和深度
一、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导与方法论
二、科学发展观通过人、自然、社会的科学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全面和谐
三、科学发展的水平与程度,决定着社会和谐的水平与程度

第六章  实施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司法保障
一、正确处理执政党与人大、法院的关系,保证社会持续全面的和谐发展
二、尽快完善立法程序--以科学发展与人类和谐为目的
三、法律在建构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第七章  落实科学发展观夯实和谐社会的基础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科学事业发展,为和谐社会夯实物质基础
二、人文科学促进生产关系的完善与社会和谐
三、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落实,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理论与物质保证
四、实现管理制度科学化、人性化,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证

第八章  执政党在实施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整合与垂范作用
一、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形成社会巨大合力
二、执政党的所有党员,要做实施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模范
结语
一、理论创新的新高度
二、党的宗旨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复归
三、一个新型的、真正科学的、富于人性宽容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已初见端倪
四、处于理论体系核心位置的是“科学发展观”与“社会和谐”这两个概念
五、影响人类未来、意义深远的新的科学理论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