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社会和谐的思想渊源与现实课题<br> 马克思恩格斯就曾经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指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也就是说,在阶级对抗消除之前的社会,不和谐是常态,和谐却是非常态。正因如此,社会和谐才始终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理想目标,和谐社会也就成了一种理想的社会形态。伴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古今中外和谐社会的思想代代相传,以和谐为特征的文化精神生生不息,和谐社会的理想鼓舞着世世代代的人们为之奋斗。今天中国共产党人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解决现实的社会矛盾、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的需要,同时也是和谐思想发展脉络的延续。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中国文化,被举世公认是以和谐为核心的文化。累此,实现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内在地契合于中国文化的精髓,契合于广大人民继承中国文化优秀传统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普遍愿望。正像胡锦涛同志指出的那样,中国古代和谐社会思想“虽然带有不同时代和提出者阶级地位的烙印,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西方文化中和谐观念也有深厚的思想根基。西方的和谐思想体现在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众多学科中,特别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中缺乏的“民主”、“平等”、“自由”、“公民权利”等重要思想在西方占有重要地位,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重要外生资源。<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