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75112
  • 作      者:
    王炳林等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王炳林,男,1961年1O月生,山东垦利人,法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党建等方面的研究,其博士论文《邓小平理论与中共党史学》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为主要成员参加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编写工作。出版著作5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课学科带头人培养人选和北京市“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主讲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被评为国家精品课;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展开
内容介绍
    《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集中探讨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领域的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对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面,创新活动方式,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释,并认真总结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成就,深入分析了目前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思考和建议,充分反映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的战略方针和党组织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巨大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还选取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若干典型案例与资料,增强了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可读性。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筑牢根基——加强农村党的建设<br>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的建设的最终执行者和落脚点,其中,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村级各种组织和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农村各项改革的不断进行,农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态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既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br>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br>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告诉我们,事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解决,在于我们党制定的政策能否被农村基层党组织正确地理解并有效地执行,在于能否通过农村基层党组织树立党的威信、争取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处于党的农村工作的最前沿,承载着政策落实、团结群众、绩效反馈的重任,担当着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等重大战略决策的具体实施,肩负着履行党的宗旨、树立党的形象、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历史使命。因此,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筑牢根基——加强农村党的建设<br>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要性<br>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br>    2.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保证<br>    3.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现实需要<br>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br>    1.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有弱化趋势<br>    2.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不足<br>    3.党员干部的领导水平亟待提高<br>    4.党政群关系不协调<br>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措施<br>    1.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br>    2.理顺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br>    3.促进村级经济发展<br>    4.创新党建工作机制<br>    5.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水平<br>    <br>    第二章 固本之策一——加强企业党的建设<br>    一、企业党建的地位和作用<br>    1.推动企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br>    2.巩固党的政权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br>    二、企业党建面临的严峻挑战<br>    1.经济结构的重大变革导致党组织边缘化<br>    2.对企业党建的认识仍然滞后<br>    三、加强企业党的建设的对策思考<br>    1.科学定位企业党组织的作用<br>    2.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思想政治工作<br>    3.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br>    4.加强企业党员队伍建设<br>    5.加强企业文化建设<br>    <br>    第三章 创新载体——加强城市社区党的建设<br>    一、加强城市社区党建的重要性与紧迫性<br>    1.社会管理体制转变的客观需要<br>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br>    3.推进城市基层民主进程的必要条件<br>    4.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选择<br>    二、城市社区党建的实践模式和基本经验<br>    1.城市社区党建的基本定位<br>    2.城市社区党建的基本做法和实践模式<br>    3.城市社区党建的基本经验<br>    三、当前城市社区党建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br>    1.城市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未能形成合力<br>    2.城市社区党员的管理和教育工作难度较大<br>    3.城市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力量薄弱<br>    4.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经费和活动场所缺乏<br>    5.思想认识的滞后影响着社区党建的发展<br>    四、加强社区党建的对策思考<br>    1.坚持服务群众,创新社区党建内容和形式<br>    2.形成共建合力,建立社区党组织和单位党组织的协调机制<br>    3.激发党员活力,健全党员分类管理机制<br>    4.加强自身建设,巩固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br>    <br>    第四章 表率作用<br>    ——加强机关党的建设<br>    一、机关党建应走在前头<br>    1.机关党的基层组织设置<br>    2.机关党的基层组织的职责与职能<br>    3.机关党建是执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br>    4.机关党的基层组织处于特殊的地位<br>    二、新时期对机关党建的新要求<br>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机关党建提出了新挑战<br>    2.机关党建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负有重要责任<br>    3.构建和谐社会对机关党建提出新要求<br>    三、机关党建的基本经验<br>    1.队伍建设得到加强<br>    2.影响力进一步扩大<br>    3.服务中心工作的保障作用不断强化<br>    4.制度建设向纵深推进<br>    四、目前机关党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br>    1.机关党建工作的地位不够突出<br>    2.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有待加强<br>    3.多重组织关系未理顺<br>    4.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亟待加强<br>    5.党员活动阵地保障不力<br>    6.党内监督难以落到实处<br>    五、加强机关党建工作的主要措施<br>    1.改进理论学习的方式方法<br>    2.创新机关党建工作机制<br>    3.培养高素质的机关党务干部队伍<br>    4.推动机关党建的协调发展<br>    5.强化机关的党内监督<br>    6.加强机关文化建设<br>    <br>    第五章 校园先锋<br>    ——加强学校党的建设<br>    一、加强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br>    1.加强学校党建工作的重大意义<br>    2.新形势下必须进一步加强学校党建工作<br>    二、当前高校党建存在的主要问题<br>    1.领导体制有待完善<br>    2.党的执政能力有待提高<br>    3.基层组织建设亟待加强<br>    4.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待加强<br>    三、大力加强高校党的建设<br>    1.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br>    2.提高执政能力和治校水平<br>    3.创新基层党建工作<br>    4.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br>    5.开辟网上党建新平台<br>    四、加强中小学及民办学校党建工作<br>    1.加强中小学的党建工作<br>    2.民办学校党建的主要问题和基本对策<br>    <br>    第六章 任重道远<br>    ——加强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br>    一、新社会组织的形成及其特征<br>    1.新社会组织概念解析<br>    2.我国新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br>    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经验总结<br>    1.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主要成效<br>    2.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主要经验<br>    三、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br>    1.对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存在认识上的误区<br>    2.组织工作还比较薄弱<br>    3.传统的党建模式和工作方式亟待改进<br>    4.党员教育管理难度大<br>    5.工作机制不健全<br>    四、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对策思考<br>    1.营造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良好氛围<br>    2.加大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组建和管理力度<br>    3.探索和创新新社会组织党组织活动的内容和方式<br>    4.加强和改进新社会组织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br>    5.建立党建工作的新机制<br>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