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领导学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067261
  • 作      者:
    奚洁人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领导学研究》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领导理论的形成及特色,下篇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实践及其理论贡献,以及在领导人才、领导决策、领导方法与领导艺术等方面论述的研究,再加上导论和结语,对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在中国的最新发展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
    这套丛书的基本思路和构想是由三个互相联系的部分组成的:一是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看做一个统一的历史过程,从整体上总结共产党人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建立马克思主义领导学的逻辑体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贯认为,真正的理论总是作为一个体系而存在的,只有从体系上看问题,才能真正把握理论的精神实质。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在批判林彪、“四人帮”对毛泽东思想的歪曲时,提出了要完整准确地领会和把握毛泽东思想科学理论体系的著名论断,成为我们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我们就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撰写《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研究》这套丛书中的《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概论》的。我们深感这是一件创造性的工作,难度很大,现在的书稿只是一个尝试性的开始。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领导理论的形成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扬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对新时期的领导实践进行了新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关于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论述。这是在世纪之交面临新的国际国内形势的条件下,党和人民创造的又一段新的光辉历史。江泽民受命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剧变和国内发生政治风波的危难之时,以他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时代背景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决抵御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低潮的寒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不断总结和调整党的执政方针和领导策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这些思想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保证,也是我们党不断夺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重要保证。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领导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从发展的高度、全局的高度和战略的高度来强调加强党的领导,从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加快发展的新形势要求出发,来思考党的领导方式的变革,以提高领导水平和领导
    能力。可以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领导理论,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问题新任务,以及根据我们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党的自身建设实际,在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做
    出的科学结论。
    (一)科学判断党和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
    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方位,就是党在领导我国社会发展和党的自身发展历史进程中的坐标和走向。“科学判断”党和国家的历史方位,至少包含三方面的正确判断:一是对当今时代环境的客观判断;二是对我们党在其中的位置的正确判断;三是对我们党的领导作
    用的判断。由于历史方位与社会发展走向密切相关,所以,我们党对自身历史方位的判断也和其活动的指导思想及兴衰成败密切相关。科学判断党和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对于党的建设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六大报告对此有明确的概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④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党的历史方位演变的内在联系。只有准确判断党和国家的历史方位,才能科学制定和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做到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社会发展阶段。
展开
目录
总序言侯树术
导论
一、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一)党的领导事业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
(二)改革创新阶段的国内环境对党的领导提出更高要求
(三)全球性的领袖危机给党的领导以深刻警示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领导理论的又一次创新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领导理论继承了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领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在新时期的新发展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领导理论对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的新贡献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领导理论的主要内容和逻辑框架
(一)解决好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根本问题
(二)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形成了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三)强调领导人才和领导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以保证党的路线的贯彻执行
(四)重视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努力实现领导决策的科学化
(五)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
上篇
第一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领导理论的形成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领导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
(一)科学判断党和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
(二)清醒认识党和国家所肩负的领导使命
(三)认真分析党的领导实践所面临的新任务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领导理论形成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领导理论是其逻辑起点
(二)列宁的领导理论为其提供了丰富养分
(三)毛泽东的领导理论是其创新的坚实基础
(四)邓小平的领导理论是其直接的理论来源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领导理论形成的实践历程
(一)十五大之前对党和国家领导问题的探索
(二)十五大之后对党和国家领导问题的探索
(三)进入新世纪后对党和国家领导问题的探索

第二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领导理论的核心内容
一、紧跟时代脉搏,把创新作为治党治国之道
(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二)始终保持创新的精神状态
(三)构建全面的创新思想体系
(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

二、顺应世界潮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一)发展是国家和民族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
(二)民富国强的目标需要通过发展来实现
(三)要用发展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一切问题

三、探索发展规律,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
(一)立足世情、国情、党情,把握时代要求
(二)努力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三)深化对执政规律的认识,改进执政方式

四、注重凝聚民心,调动一切力量为国家建设服务
(一)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的社会力量
(二)协调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
(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第三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领导理论的主要特色
一、与时俱进的世界观和领导方法论
(一)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和中国
(二)“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
(三)“三个解放出来”
(四)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实践经验和群众经验

二、走在时代前列的领导理念
(一)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二)始终保持领导主体的先进性
(三)注重研究带有全局性的战略问题
(四)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

三、执政为民的领导价值观
(一)执政为民是领导的价值指针
(二)以人为本是领导的价值核心
(三)与人民保持血肉联系是价值实现的途径
(四)用有利于人民的标准来检验领导绩效
下篇
第四章  治党领导思想与实践
一、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一)必须聚精会神抓党的建设
(二)正确认识党面临的两大历史转折
(三)以改革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二、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一)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二)必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从严治党之策
(一)强调从严治党
(二)注重制度建设
(三)开展“三讲”教育活动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四、党内民主建设是党的生命
(一)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
(二)坚持“十六字”方针
(三)健全党内民主制度

五、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党的战斗力的基础
(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二)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
(三)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第五章  治国领导思想与实践
一、政治领导思想与方略
(一)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战略目标
(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三)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四)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二、经济领导思想与方略
(一)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三)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四)实施“}l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三、文化领导思想与方略
(一)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三)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四)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四、和平统一思想与方略
(一)实现祖国统一是共产党义不容辞的使命
(二)成功实现香港、澳门的回归和繁荣稳定
(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开展反分裂斗争

五、外交思想与方略
(一)正确把握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二)促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三)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六章  治军领导思想与实践
一、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
(一)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二)新形势下更需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要坚持三个“必须”

二、按照“五句话”总要求全面加强军队建设
(一)“五句话”总要求是对军队建设长期思考的结晶
(二)“五句话”总要求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
(三)“五句话”总要求体现了深刻的现实价值

三、用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统揽军队建设全局
(一)时刻关注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及战略影响
(二)充分认识制定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重要性
(三)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必须坚持“两个转变”
(四)在落实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中努力探索治军特点和规律

四、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
(一)加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是我军的当务之急
(二)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必须注重素质与队伍建设
(三)充分发挥院校在培养新型军事人才中的基地作用

第七章  论领导人才素质
一、全面提高十部素质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新时期新形势对干部队伍提出严峻考验
(二)重视新老领导干部的交替与合作
(三)提出“具有政治家素质”的干部队伍建设目标

二、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
(一)要忠诚于马克思主义
(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三)经得起风浪考验

三、应该具有开阔的眼界
(一)熟悉国情,了解世界
(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三)务实创新,开拓前进

四、应该具有宽阔的胸襟
(一)讲党性,顾大局,重团结
(二)执行民主集中制
(三)公道正派,任人唯贤

五、应该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
(一)适应形势要求的领导艺术
(二)审时度势、驾驭全局
(三)善于协调各方面的力量

六、应该具有优良的作风
(一)廉洁勤政、艰苦奋斗
(二)谦虚谨慎、联系群众
(三)善于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
(四)真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

第八章  论领导人才培养
一、培养优秀领导人才是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大计
(一)领导人才培养的重大战略意义
(二)教育培训是领导人才培养的关键
(三)加紧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中青年干部

二、领导人才培养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
(一)投身实践与联系群众相统
(二)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统
(三)热情关心与严格要求相统一
(四)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相统一

三、培养领导人才的途径
(一)加强理论教育和学习是干部培养的基础
(二)着力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三)坚持实践锻炼是干部培养最根本的途径
(四)发挥干部培训机构在领导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第九章  论领导班子建设
一、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坚强领导集体
(一)确保各级领导班子由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人组成
(二)抓住领导班子建设这个关键,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
(三)注意年龄结构、知识专业结构和各成员特长的优势互补

二、建设好领导班子关键是选好“班长”
(一)“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的关键作用
(二)对“一把手”提出更严格具体的要求
(三)加强对“一把手”的重点选拔和重点培养
(四)“一把手”被列为党内监督的重点

三、坚持科学的领导制度
(一)加强党的集体领导制度
(二)建立健全民主监督制度
(三)重视领导干部的民主生活
(四)完善领导干部的交流制度

第十章  论领导决策
一、遵循领导决策的基本原则
(一)以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
(二)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决策
(三)人民群众是决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避免按主观、教条的原则来决策

二、明确领导决策的前提和方法
(一)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决策权
(二)善于抓住机遇和大事进行决策
(三)广开言路,广求善策,广纳群言,广交朋友
(四)要以民力为限,有比较,有鉴别
(五)要有世界视野,遵循国际规则

三、建立有效的领导决策机制
(一)实现决策的科学化
(二)重视决策的民主化
(三)推进决策的法制化

第十一章  论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
一、善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一)坚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正确处理党委与政府、人大和政协的关系
(三)依法治理国家、政府、市场和社会

二、运用辩证法的观点处理各种关系
(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
(二)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三)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
(四)思想工作是经济工作及其他工作的生命线

三、培育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领导文化
(一)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文化精神
(二)自强不息、兼容天下的价值导向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领导心态

结语  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领导理论
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领导观的新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发展的本质与途径,表明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水平
(二)科学发展观深化了党对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丰富了党的执政理念
(三)科学发展观为党领导国家发展提供了科学方法论,标志着党治国理政水平的新提高
(四)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以人为本,是对党的领导价值观的新诠释

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目标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适应国内外形势要求的战略抉择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党在新世纪的领导目标更加完善
(三)构建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提出表明党治国理政水平进入一个新境界
(四)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为领导方式的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作为实现领导目标的关键
(一)党的执政使命决定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地位
(二)对自身状况的清醒认识增强了执政能力建设的紧迫性
(三)完善了执政能力建设理论,使之更加系统化
(四)明确了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增强了针对性和操作性

四、先进性建设是领导主体的一项根本性建设
(一)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一项关系党生存发展的伟大工程
(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永恒主题
(三)先进性建设必须把经常性教育与适当集中教育结合起来
(四)大力推进和建立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制
参考书目
后记
总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