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公共领域与宽容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02031
  • 作      者:
    彭立群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彭立群,汉族,生于1971年,祖籍山东曲阜。200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侨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西方哲学、政治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研究方向包括现象学、公共领域以及马克思生活哲学。目前是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人员,从事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思想研究。近年来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教学与研究》、《学术研究》、《东南学术》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编写和翻译的著作计5部。
展开
内容介绍
    《公共领域与宽容》对公共领域与宽容的关系进行了界定与梳理,认为“文化”与“公共性”是公共领域的两个支撑点,中国古代也存在公共领域,宽容是公共领域的生命线,宽容与否也是东西方公共领域不同发展路径的重要参量。在此基础上回顾了中国近代公共领域的发展历程,研究了中国当代公共领域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以宽容精神构建中国当代公共领域的愿景。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文化与公共性:把握公共领域的两个关键词
    二  公共性与公共领域
    1.共有的物质生活条件与公共性
    人为了生存,必须不断进行物质再生产。正如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时候所说的:“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它哪怕只中断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会很快就没有了。在社会生产中,自然会形成共同的物质资源,人们因着这些共同利益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再加上分工、分配、交换等行为,人们之间的共同性进一步加强,社会关系不断扩大,人的本质就得到比较充分的展开。人类社会在进行物质生产的时候所面对的公共的物质资源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等。在人类的早期,人们往往选择在大河的中下游居住,这里水草丰美,土地肥沃,非常适宜人类居住。但是河流的泛滥又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于是原先分散居住的人们产生了共同的利益,生存共同性促使各个部落组织起来,共同面对河流的威胁。比如东方世界幅员辽阔的帝国往往是出于治水的需要而形成的,因为一个部落的力量无法解决整个河道的治理工作,这有赖于各个部落的联合,而且部落之间的联合又有利于在发生水灾时他们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在当今世界,环境问题又成为各个国家共同面临的难题。各国都无法仅凭一国之力解决诸如大气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厄尔尼诺现象、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共同的问题促进了地球人的公共性意识,于是各种区域合作会议、诸多环保组织、各类环保公约应运而生,可以说共同的利益催生了各国间的交往与合作。
    ……
展开
目录
序/1
前言/1
第一章 文化与公共性:把握公共领域的两个关键词/1
一 文化与公共领域/1
1文化:人之为人的关键因素 /2
2文化影响力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一种写意方法的描述 /8
3控制还是解放:文化的选择 /12
4知识人:文化的传承者 /14

二 公共性与公共领域/18
1共有的物质生活条件与公共性 /20
2共同的社会规范与社会成员的共识 /23
3共同的信仰与公共性 /27
4共同的生活世界与公共性 /29

三 公共领域的界定和类型/33
1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的定义 /35
2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 /41
3底线与顶端:探讨公共领域的两个标准 /43
4哈贝马斯论公共领域的类型 /46
5公共领域的类型:我们的观点 /48
四 公共领域的价值/51

第二章 宽容的界定以及宽容与公共领域的关系/54
一 关于社会排斥/56
1出于安全的社会排斥 /59
2出于舆论暴力的社会排斥 /60
3出于过度的自我中心倾向的社会排斥 /66

二 宽容是什么/71
1从存在论上研究宽容 /72
2写意方法视野中宽容的发生过程 /74
3中国儒家思想中的“情理宽容” /79
4西方传统中的“法理宽容” /81
5对现代宽容的认识 /82

三 宽容与公共领域的关系/87
1对公共领域予以宽容的必要性 /88
2公共领域得不到专制权力宽容的原因 /89
3宽容与公共领域关系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94

第三章 宽容与现代公共领域的产生/100
一 现代文明:为什么是西欧?/102
1西欧面临的危机 /102
2西欧的现代化何以可能? /105

二 现代公共领域:何以得到西欧政治权力的宽容?/119
1受到多方限制的政治权力 /120
2政治权力的宗教宽容政策 /128
3政治权力对公共领域的宽容 /130

三 现代公共领域的产生过程及其危机/137
1现代公共领域的产生过程 /138
2现代公共领域的危机 /151

第四章 悲剧的诞生:政治不宽容铁幕下的中国古代公共领域/157
一 大一统的社会结构/158
1大一统制度的产生 /159
2大一统社会的结构 /165
3大一统与“治乱周期律” /169
4大一统制度的危害 /174

二 士人传统与大一统制度的不宽容/176
1士人阶层的产生 /177
2士人传统的基本内容 /183
3大一统制度的不宽容 /192

三 中国古代公共领域的发展历程/198
1黄金时代 /199
2白银时代 /203
3青铜时代 /211
4英雄时代 /215
5铁器时代 /221

第五章 以宽容精神构建中国当代公共领域/227
一 从思变到变思——近代中国公共领域的历史嬗变/227
1思变与变技:传统士人的蜕变 /231
2公共领域兴起中的“变法”与“变体” /233
3痛定变思: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公共领域 /236
4对中国近代公共领域的反思 /239

二 当代中国公共领域的发展趋势/243
1从“一体化”公共领域到“多样化”公共领域 /244
2从“学习型”公共领域到“消费型”公共领域 /247
3从“本土性”公共领域到“全球性”公共领域 /248
4从“物质化”和“模拟化”公共领域到“数字化”公共领域 /250
5从体制内“宣传型”公共领域到体制外“监督型”公共领域 /252

三 宽容:中国当代公共领域的存在基础和奋斗目标/255
1宽容的环境:中国当代公共领域必要的存在基础 /256
2宽容的斗争:中国当代公共领域应有的存在方式 /260
3宽容而和谐:中国当代公共领域的愿景 /26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