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数学与创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143032
  • 作      者:
    张楚廷著
  • 出 版 社 :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分8章论述了数学与创造的关系,数学的各种创造特性,数学教育中培养创造性和能力的重要性,以及数学创造的方方面面。全书用了大量的史料,说明数学的发明与发现中体现的创造性,无论其广度还是深度,均可与人类任何科学、文化、艺术和社会生产实践的创造相媲美。全书资料翔实,文笔流畅。且有分析,有说明,有理论,有提高,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展开
作者简介
  张楚廷,1937年生于印尼,湖北天门人。数学教授,教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讲授过22门不同的课程,发表过500多篇论文,出版著作90余部,其中40部为独著。获国家级成果奖3项以及省部级奖若干项。先后担任大学校长、党委书记共25年。还担任过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等社会兼职。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分8章论述了数学与创造的关系,数学的各种创造特性,数学教育中培养创造性和能力的重要性,以及数学创造的方方面面。
  书中首先对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运算能力这些创造的智力因素,以及社会、兴趣、毅力、环境等创造的非智力因素,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并列举了许多数学上的实例作进一步的说明。对于数学创造这个高智力的复杂活动,书中也作了深入的研究。在阐述了数学创造的动机与应用之后,还用了相当的篇幅讲述了数学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创造的联系、数学创造的方法等。
  全书资料翔实,文笔流畅。且有分析,有说明,有理论,有提高,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展开
精彩书摘
  一 数学创造是什么
  1.1 令人神往的字眼
  直接或间接需要数学的人们,已愈来愈看重数学思想的价值,日益注重跨越数学各分支的思想、精神和方法的研究。数学有一部传奇史,它最重要的特色是充满了诱人的创造活动。
  “创造”是一个十分令人神往的字眼,人们都盼望自己能进行创造,能加入创造者的行列,都盼望自己有很强的创造力,并获得创造性成果。
  “创造”一词,在心理学家那里,有着许多不同的解释:有从心理的角度,也有从心理与生理结合的角度加以阐述的;有从创造过程,也有从创造过程与创造成果的结合上阐述的。说法之一是:创造就是利用大脑皮层区域已经形成的旧联系来形成新联系。
  常人谈到创造,无不联想到一个“新”字,因为,没有新的东西就谈不上创造。
  这些新的东西,包括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等。
  标新立异,这确实是创造性劳动的重要特征。然而,并不是凡得到新产物都称得上创造。某个观点似乎很新,但它并不正确,不符合客观实际,或者不合乎逻辑,当然不能叫做创造。某项技术看来很新,却不能应用;某项工艺也未曾见过,但比现有的工艺还要落后,自然也都不上创造。
  所以,创造活动是指人在实践中产生新的,具有一定社会意义和科学价值的产物的过程。这个过程应具有新颖性、独创性、再现性和一定的难度。
  创造过程往往不是很清晰的,有时姗姗来迟,有时突如其来,但大体也可划分为几个阶段。
  美国人克雷奇等把创造过程分划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孕育阶段,明朗阶段和验证阶段。
展开
目录
一 数学创造是什么
1.1 令人神往的字眼
1.2 数学创造的步幅在加大
1.3 数学创造的方方面面
1.4 发现还是发明
1.5 数学创造的天地有多宽
1.6 数学是什么

二 数学创造的智力因素
2.1 创造从发现问题开始——创造的智力因素之一:观察力
2.2 创造的原材料储备——创造的智力因素之二:记忆力
2.3 通向创造的必经之路——创造的智力因素之三:思维力
2.4 让思维插上翅膀——创造的智力因素之四:想像力
2.5 数学创造的基本能力之一:运算能力
2.6 不要低估了你的智力
2.7 数学是中国人擅长的学科

三 数学创造的非智力因素
3.1 数学家怎样看待自己的成就
3.2 不畏惧错误
3.3 语不惊人死不休
3.4 数学创造需要勇气
3.5 也需要兴趣、需要情感吗
3.6 毅力和意志太重要了
3.7 保持和培育你的好奇心
3.8 社会心理因素与数学创造
3.9 科学合作与友谊

四 数学创造动机与应用
4.1 数学创造的不同动机
4.2 未曾预料到应用有如此之广
4.3 并非出于应用动机的数学创造
4.4 墩学创造的超前性问题
4.5 数学创造的美学动机
4.6 应用毕竟是数学创造的主要推动力

五 数学为其他学科领域的创造提供什么
5.1 狄拉克在量子力学上的创造与数学
5.2 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上的创造与数学
5.3 麦克斯韦的电磁波与数学
5.4 薛定谔的波动力学与数学
5.5 牛顿的伟大成就与数学
5.6 DNA与数学

六 数学创造与直觉
6.1 科学直觉指的是什么
6.2 数学直觉数例
6.3 数学家论直觉
6.4 直觉的产生
6.5 直觉与逻辑的互补

七 数学创造的方法论问题
7.1 善于自学
7.2 善于推理
7.3 善于猜想
7.4 善于退步
7.5 善于拐弯
7.6 善于提炼模型
7.7 善于抽象
7.8 谚语的启迪

八 数学教学与创造
8.1 数学教育的特殊意义
8.2 数学教育面临的问题
8.3 发现式教学
8.4 数学教学与教师
8.5 数学是年轻人的科学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