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确定人户分离的空间范围以区、县(市)为宜,减少因为普查范围而造成的人户分离数量的增加
衡量人户分离空间范围的大小,将直接影响人口普查的登记质量。第五次人口普查办法规定,调查对象空间范围为乡(镇、街道),和“四普”的县(市)空间范围相比有所缩小,这将使“五普”增加了大量人户分离人口,如果按现行普查小区切块划分方法,有可能将调查对象的第一种人变为第二、三种人,市区街道与街道之间交叉现象严重,普查登记时容易使户口登记状况中的第一、二、三款人产生混淆,不便于普查员的判断和登记。在城镇有相当一部分人吃、住不在同一个地方,如按“四普”口径就是第一种人,按现行口径就可能是第二、三种人,这样给调查登记带来困难。确定人户分离的空问范围,应该有利于查准总人数,因此,建议普查对象的空间范围仍以区、县(市)为宜。
(六)对人户分离人口实行以居住地为主的管理办法
在现阶段不能消除人户分离现象的情况下,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对人户分离人口实行现住地管理的办法,并且管理手续要简化,方便群众。对于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作为一种投资手段而带来的一户多房的问题,建议实行电脑网络化管理,户口所在地与居住地信息畅通,使人户分离人员流而不乱,流而不失。实行以居住地为主的实有人口管理,首先要强化户籍管理,充分发挥人户分离人口现住地派出所、居委会以及治保会的作用,在管理中落实协管员制度、例会制度、清理整顿制度和统计制度,切实由现住地派出所把人户分离人口管理起来。其次,在日常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对人户分离一般人口的了解工作。尤其是对人户分离中的重点工作对象,要落实现住地管理措施,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预防和减少犯罪,更好地为社会治安服务。第三,要加快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七)在城市旧区动迁改造中要制定户口管理细则,并严格执行
城市改造中的居民动迁是造成人户分离的一种重要原因,是城市人口人户分离的一个重要源头,由于无章可循,目前这方面的管理工作非常混乱。要解决动迁中的人户分离问题,可以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所谓“老人老办法”,就是对已经因此而产生的人户分离人口。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