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单向度的农村:对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的一项探索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6057462
  • 作      者:
    彭大鹏,吴毅著
  • 出 版 社 :
    湖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彭大鹏,1970年出生,安徽蒙城人,法学博士,中共四川省委党校讲师。
    吴毅:1958年出生,重庆市人,法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展开
内容介绍
    《单向度的农村:对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的一项探索》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它激发了社会活力,同时进一步暴露了潜在的深层矛盾。与俄罗斯的激进改革不同,中国的改革被称为渐进式改革,由易到难,由边缘到中心,它是通过创造增量来激发进一步改革的动力,并不去触动既得利益者的畛域,分田承包、乡镇企业、民营企业都是此类实践。这种改革适应了中国非正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所以其成效在短时期内很显著,不过,我们同时也应该注意到那些处于核心区的未改革的体制也在利用改革的成果不断巩固自己的防线。 既然现代化、城市化难以逆转,市场化的渗透又无所不届,农村所面临的尴尬也是免不了的,这既有规律性的客观因素使然,也有人为的体制性因素作祟。这些力量综合在一起就使得农村的面貌怪异起来。现代化和现代性之间的不和谐是由于在社会分化过程中,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子系统变迁速度的不匹配所致。现代化和现代性之间的紧张和矛盾引致了农村居民内心的焦虑以及社会失范和政治不稳定等诸种社会现象。《单向度的农村》就是从现代化、城市化规律的自然属性以及传统体制的人为因素这两个方面探讨它们对农村的型塑。
展开
精彩书摘
    重工业既是新政权存续的坚实物质基础,也被认为是一国经济现代化水平和国家实力的体现。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此前一个世纪中国所遭受屈辱的历史对实施这种战略的推动作用。追赶发达国家和民族复兴是数代仁人志士的梦想,尽管他们方案不同,甚至价值关怀殊异,但是赶超和强国的理想却是一致的。“赶超”正是此后主导社会主义中国官方经济战略思想的主要逻辑线索。工业化就是它的政治。
    但是重工业是资金高度密集型产业,这和当时中国的要素禀赋显然是不匹配的,也就是说优先发展重工业并没有比较优势。重工业化在物质上除了要求充沛的资金外,由于其资本有机构成高,在劳动力结构上就表现为对农民非农就业的排斥。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对农村户籍的限制乃至“上山下乡”运动都是其体现。
    农业部门对工业化的支持在物资上主要通过农业税、储蓄、工农产品“剪刀差”等三种方式。通过农业税征收是汲取农业资源支持工业化的最基本、最直接的方式。1952-1990年间,不考虑其他费用,仅农业税及其附加税就征收了1527.8亿元。采用“剪刀差”的方式来获取工业化资金的好处比较间接,与税收相比,特别是和重税相比,在心理上易于为农民接受。关于剪刀差,毛泽东曾论证说,为了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农业技术改造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其中有一个相当大的部分是要从农业方面积累起来的。这除了直接的农业税以外,就是发展为农民所需要的大量生活资料的轻工业的生产,拿这些东西去同农民的商品粮食和轻工业原料相交换,既满足了农民和国家两方面的物资需要,又为国家积累了资金。国家利用计划体制,以不公平的价格交换既获得了相关工业产业的超额利润,又降低了工业部门的工业原材料与工业劳动力的成本。1952-1990年间,我国农业通过“剪刀差”方式为工业化提供了高达8708亿元的资金积累,平均每年223亿元①。改革开放之后,“剪刀差”依然存在,其相对量虽然在不断缩小,但绝对量仍在大幅度增加,1990年的“剪刀差”绝对量是1952年的近30倍。
展开
目录
第1章 导论
1.此项研究的背景
2.基本框架和要点
注释

第2章 社区和社会
1.社区的结构和历程
2.家庭结构与功能的变迁
3.城乡的边界
4.小结
注释

第3章 农业组织形式变革与治理转型
1.农业的社会学意义
2.强制性变迁的诱致作用
3.农业对政府的要求
注释

第4章 城乡之间的流动
1.计划经济时期的流动
2.教育和人才
3.农村发展与金融
4.资本与劳力
注释

第5章 农村中的市场和工业
1.固定和流动的贸易网络
2.乡村工业的回顾
3.对农村工商业发展的简要分析
注释

第6章 土地制度
1.作为经济基础的土地
2.作为生产要素和意识形态的土地
3.土地制度变迁与农业的进入退出机制
4.1978年以来土地变革的探索
5.小结
注释

第7章 乡土中的国家
1.植根于乡土的国家
2.乡村基层国家政权
3.村民自治的行政化
4.权力内卷化的新形式
注释

第8章 农村的现代化和现代性
1.作为国家意志的现代化
2.农村中的现代化和现代性状况
3.现代化背景下的乡村政治秩序
4.小结
注释
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