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清初的文字狱及其文艺政策文字狱
在清初,南方仍存在南明政权,南明之后,郑成功(明俨,1624一1662)亦在台湾继续抗清的活动。至于国内亦不乏反清遗民,清廷故而有加强对意识形态的控制的必要。有学者便指出,顺治(福临,1638一1661;1643一1661在位)、康熙(玄烨,:1654一1722;1661-1722在位)、雍正(胤稹,1678.一1735:1722-1735在位)三朝累兴文字狱,及至乾隆(弘历,17ll一1799:1735一1796在位)统治期间更达到了顶峰。此时文字狱不仅规模大、牵连广,而且次数也特别多。据统计,乾隆在位六十年(1735一1796)间,大小文字狱即有一百三十件以上①。由于文字狱的威胁,清代诗风亦为之改变,故而文坛上便有“清真雅正”诗风的倡议,这正是清廷入关以来一直所努力经营与期待的必然结果。
(二)“清真雅正”的提出
现在让我们检溯在雷厉风行的文字狱背后,清廷一直努力营构的官方意识形态的过程。清初著名学者方苞(凤九,1668一1749)在《钦定四书文凡例》中提出:
凡所取录,以发明义理、清正古雅、言必有物为宗。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