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思想与文化.第八辑,现代性的中国视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764329
  • 作      者:
    杨国荣主编
  • 出 版 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是教育部重点文科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主办,杨国荣主编的学术辑刊,范围覆盖文、史、哲等不同学科,以刊登学术、思想方面的研究性论文与评论为主。《现代性的中国视域:思想与文化(第8辑)》是《思想与文化》第八辑《现代性的中国视域》。
展开
精彩书摘
  古今中西之争与中国现代性
  一、前言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发生了有目共睹的巨变。然而对中国现况的分析与发展的预测却经常被简单存在的事实所否定。例如中国并没有崩溃,而是中国崩溃论崩溃了。中国也没有威胁世界,在次贷危机之后,却反倒逐渐被期待是拉动全球经济的发动机。如何跳脱出一相情愿的臆测和单纯的主观性投射,客观面对这个实体与真正理解其背后所隐藏的意义,早已成为世人刻不容缓的要求。其实中国的存在绵延数千年之久,每个时代的人皆有对其不同的认识,无论是作为认识的对象或是自我反思,这种认识往往也折射出这个时代的特色。近现代以来,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作为实体性存在的中国虽然一直在不断地发展与转变,可是在西方文明的强大压力下,所谓中国,令人遗憾地,基本上一直只是某种被认识的对象与客体。
  主体性丧失的问题不仅来自于双方表面力量简单的对比,更起源于我们自身对世界的理解方式。因为自从移植了西式的教育体制后,我们划分外在的认识领域与理解自身的方式从此也在模仿的过程中主客易位。无论愿意与否,我们生活世界中的意义与价值似乎只能在对方的概念框架中获得自我表述,原本只是外在性的西方已经不知不觉成为我们内在的组成部分。认识自我与认识他人,往往已成为同一个事实的两面。
展开
目录
古今中西之争与中国现代性
于治中:现代性的悖论与开展:汪晖的思想视界
陈赟:天下思想与现代性的中国之路
唐文明:中国历史文化之精神生命与中国之政治前途
形而上学与伦理生活
[法]勒维纳斯:形而上学与超越
[法]勒维纳斯:面容与伦理
杨国荣:哲学视域中的人性能力
方旭东:精神生活论
语言、心智与哲学
郁振华:应用的认识论分析
安维复:重建一包容一协商:后现代哲学的“说话方式”
郦全民:心智的外化与人的进化
晋荣东:当代逻辑科学实践转向的理性观维度——以沃尔顿的非形式逻辑为例
中国古典思想研究
路新生:“尊德性”还是“道问学”?——以学术本体为视角
陈畅:管志道三教一致论初探——以管志道、顾宪成“无善无恶之辨”为中心
杨海文:王道“下乡”:重读孟子的“穷人经济学”
陈壁生:唐律中“同居相为容隐”的法理思想
附录
《思想与文化》——七辑目录
《思想与文化》稿约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