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形象思维
恩格斯说:“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辨证地思考了,正象人们远在散文这一名词出现以前,就已经在用散文讲话一样。”①同样,作家远在“形象思维”这一词出现以前,就已经不自觉地运用形象思维来创作了。毛泽东在给陈毅谈诗的信中第一次指出了形象思维是文艺创作的规律。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重要的意义。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或称逻辑思维、科学思维),是掌握世界的两种不同思维方式。这一点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早已明确指出了:头脑中抽象的思维“方式是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但是,什么是形象思维?它的规律性是怎样在创作实践中反映出来的?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一
1.形象思维首先是一种思维
思维这个概念十分抽象,但也非常现实。它的最本质的和最密切的基础不是别的,恰恰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变化。在人类认识的阶梯上,思维属于理性认识。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抓住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这是认识的任务。没有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之能动的飞跃。就没有思维,人类就不可能认识周围的世界,更谈不上去改造它。不管是逻辑思维还是形象思维,它们首先是思维,都要遵循人类认识的一般规律。
有这样一种观点:认识的感性阶段叫形象思维,认识的理性阶段叫逻辑思维;在人类思维史上,在儿童思维发展中,逻辑思维是在形象思维比较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