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偏才与通才
一九四六年十一月十日在兰州大学文史各系大会上演讲
古今人才,有偏才与通才的区别。“偏”等于“专”,“通”等于“全”。偏才就是一艺一技的专门人才,通才就是全面发展的人才。二者广狭不同,各有它的作用.举凡治理国家、研究学术以及百工技艺,都存在着偏才与通才的差异。《荀子.天论篇》说过:“万物为道一偏,一物为万物一偏,愚者为一物一偏,而自以为知道,无知也。”这说明凡是囿于一隅、蔽于一偏的人,不能见事物之全。正如《淮南子。泛论篇》所说: “东面而望,不见西墙;南面而视,不覩北方;唯无所向者,则无所不通。”也指出了人若有所偏蔽,便不能看到对面和周围事物的情状。所晃既很狭隘,便祇能在很小的范围内发挥自己的能力献出其专长。至于通才则不然,由于它了解的东西多,掌握住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能够兼揽并顾,驾驭一切。
我们回顾中外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大政治家,没有学过军事,而可指挥部队;没有学过经济,而可发展生产;没有学过科技,而可兴办工厂。他们虽无各方面的专业修养,但有才识能够主持纲维,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出通才的作用。这里面的道理,早在《荀子·解蔽篇》已经谈到:“农精于田,而不可以为田师;贲精于市,而不可以为贾师;工精于器,而不可以为器师。有人也,不能此三技,而可使治三官。曰:精于道者也;精于物者也。精于物者以物物,精于道者兼物物。”此处所提到的“精于道者”,是指通才;“精于物者”,是指偏才。“以物物”,是说用他的一才一艺去做事;“兼物物”,是说兼领众技以治国家。刘邵《人物志.材能篇》所云“凡偏材之人,皆一味之美,故长于办一官而短于为一国”,便是这个道理。
我们不妨再进一步举些实例来说明问题:王安石没有学过治兵和理财,而能在变法过程中实行整军、富国措施;张居正没有学过法制,而能在执政期间,做到信赏必罚、朝令夕行;张之洞没有学过科技,而能在湖北开矿、造纸,制作枪炮。他们既有办事的才识与权力,不必躬亲庶务,重在用人布局,各得要领,这便充分发挥了通才在治理国家的巨大作用。那些有一技一艺之长的专门人才,只是为他所用而已。
治国如此,治学也有广狭偏全之分。例如儒学宗旨,《中庸》强调“尊德性而道问学”,是说一方面要修养德性,一方面要讲求学问。本来二者并重,不可偏废。但自战国以来二千年间的儒学,却分为了两大支,各得一偏而不见其全。孟轲偏重在尊德性,荀况偏重在道问学,很明显地分成了二派。到宋明理学家们,也仍是两途分驰。程朱比之陆王,程朱偏于道问学,陆王偏于尊德性。再细分一下,程朱并称,也有不同。二程偏于尊德性,朱熹偏于道问学。二程之中,程颢偏于尊德性,程颐偏于道问学。既各有偏主,便莫由全面考虑问题。分歧既多,争辩日起,这是很自然的事。由此可见,在学术研究方面,真正能见其大、能观其通的全才,也是不可多得的。
六艺经传,本甚丰富,中经秦火,烧掉了一部分。汉初经籍复出,传述各异,便出现经有数家、家有数说的局面。统治阶级选拔其中比较可靠的师说,列为五经博士,这便是当时专门名家之学。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