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三论宗通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6439586
  • 作      者:
    董群著
  • 出 版 社 :
    凤凰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三论宗由隋代吉藏创立,因依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等三论立宗而命名。三论宗发扬了大乘佛教的般若思想。推动了中国大乘佛教思想的形成,并推动了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发展。著者研究三论宗多年,富有心得。《中国三论宗通史》分九章,系统地考察三论宗的兴盛与沉寂历程,代表人物与重要典籍。重大事件与文化影响等,揭示三论宗与中国思想文化的关系,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大小品《般若经》的译出——对鸠摩罗什之前旧译的考察<br>    第一节  小品《般若经》的译出<br>    中国佛教史上最初译出《般若经》是支娄迦谶的《道行般若》,相对于后出的品目较多的《放光经》和《光赞经》,人们称其为《小品》,异译本有支谦的《大明度经》、康僧会的《吴品》、昙摩蜱和竺佛念共译的《摩诃钵罗波罗蜜经抄》、鸠摩罗什的《小品般若波罗蜜经》、玄奘译《大般若经》的第四会等,相当于藏译《八千颂般若》及现存的梵本《八千颂般若》。支谦异译本和支谶译本相比,代表了两种不同的风格,即质和文,直译和意译。《道行经》在晋代以前影响较大。<br>    一、第一个译本:《道行般若经》<br>    《道行般若经》,或称《般若道行经》,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道行经》,或《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道行经》,十卷(一称八卷)三十品,以第一品之《道行品》为经名,犹如《论语》中以每篇前二个字为篇名,此经由支娄迦谶译出,是般若类经的第一个译本,也是三论宗思想在中土的最初源头。<br>    1.支谶及其译风<br>    支娄迦谶,简称支谶,生卒年不详,月支国人,僧祐称其“操行淳深,性度开敏,禀持法戒,以精勤著称”。他于东汉桓帝末年游历到洛阳,在汉灵帝光和到中平年间(178—188)从事译经,译经的总数已难以详考,《祜录》卷二记为十四部,二十七卷,其中道安又将其中的九部疑为“似支谶出”。
展开
目录
作者的话<br>导论<br>第一章 大小品《般若经》的译出——对鸠摩罗什之前旧译的考察<br>第一节  小品《般若经》的译出<br>一、第一个译本:《道行般若经》<br>1.支谶及其译风<br>2.《道行经》的般若思想<br>二、第一个异译本:《大明度无极经》<br>三、其他异译<br>第二节  大品《般若经》的译出<br>一、《放光般若》<br>1.朱士行之西行及《放光经》的译出<br>2.《放光般若》的般若思想<br>二、《光赞般若》<br>1.竺法护及其译籍<br>2.《光赞般若》的思想特色<br>第二章  般若学派<br>第一节  两晋之际的般若学者<br>一、道安和竺法汰<br>1.道安<br>2.竺法汰<br>二、竺法深<br>三、支敏度和竺法蕴<br>1.支敏度<br>2.竺法蕴<br>四、支道林<br>五、于法开、道壹和于道邃<br>1.于法开<br>2.道壹<br>3.于道邃<br>六、其余学者概览<br>七、格义及其超越<br>第二节  六家七宗<br>一、总述<br>二、分述<br>1.本无宗<br>2.本无异宗<br>3.心无宗<br>4.即色宗<br>5.识含宗<br>6.幻化宗<br>7.缘会宗<br>第三章  三论宗的经典依据——以鸠摩罗什译作为核心的宗经宗论<br>第一节 三论宗所依之论<br>一、三论或四论综论<br>二、《中论》<br>三、《百论》<br>四、《十二门论》<br>……<br>第四章  关河三论学派<br>第五章  摄山三论学派——兼述摄山派之外的三论学人<br>第六章  嘉祥三论(上)<br>第七章  嘉祥三论(下)<br>第八章  般若三论发展的多元样态<br>第九章  沉寂与复兴理想<br>附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