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民族俗神
福神
一般来说,求神拜佛,一方面是要驱辟灾祸,一方面是要祈求福祉。就大众心理来说,辟祸固然要紧,但求福更为重要,求到了福祉,自然就远离了灾祸。因此,人们更愿意拜倒在能够赐福的神祗的脚下。然而,早期人类和宗教创造的神祗并不能满足民众的愿望,于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创造神祗,尤其是创造那些能够一揽子赐予各种福祉的神祗。就这样,福神被创造出来了。
说福神可以一揽子赐予各种福祉,首先要看看这个“福”字。福的内容十分宽泛,古人说富贵寿考是福。又有五福之说,古代典籍说五福是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民间说五福是福、禄、寿、喜、财。这样看来,福可以说是人类所有福祉的概称。传统上还有福人、福将、全福人的说法,要么指人有好运,干什么都非常顺利;要么指老人健康、兄妹众多、儿女成行,阖家安康熙乐。这样看来,福又不仅指现实的福祉,也指未来的福运,简直是包罗万有了。
福神正是执掌上述所有福祉的神祗。他的原型不止一个。宋代时,民间有的以真武(即真武大帝,道教大神之一)为福神。《夷坚志补》说:“挂真武画像于床头,焚香祷请,盖福神之应云。”另一个血肉丰满的福神原型是历史人物杨成。据《唐书》记载:唐德宗时,道州多侏儒,每年都要供奉朝廷。刺史阳城不忍贫民骨肉分离,上奏皇帝,皇帝遂罢侏儒之贡。当地人感念阳城的恩德,立祠祭祀他。到元明时,阳城被误传为汉武帝时的人,名叫杨成。《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记载道:“福神者,本道州刺史杨公,讳成字。昔汉武爱道州矮民,以为宫奴玩戏。其道州民生男,选拣侏儒好者,每岁不下贡数百人,使公孙父母与子生别。有刺史杨公守郡,以表奏闻天子云:‘臣按五典,本土只有矮民,无矮奴也。’武帝感悟省之,自后更不复取。其郡人立祠绘像供应,以为本州福神也。后天下士庶黎民皆绘像敬之,以为福禄神也。”此外,因为道教三官中的天官主管赐福,所以人们也把天官视作福神。
关于福神的形象,以阳城为原型的福神一副员外的打扮,手持麈尾,慈眉善目。以天官为原型的福神则朝服朝靴,如同极品大官。尽管民众颇为崇信福神,但福神既无专祠奉祀,也不合祀。人们更多的是在年节时张挂他的画像,或者把他的形象图绘、雕镂,应用在画稿、家具、什器之上。此外民众还用吉祥字“福”来表示对幸福的祈愿。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