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国学与巴蜀哲学探索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6599624
  • 作      者:
    黄开国著
  • 出 版 社 :
    巴蜀书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黄开国,四川师范大学政教学院特聘教授,四川大学吉籍所兼职教授,四川大学“儒藏”学术委员,四川省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980年报考实习研究员,以优异成绩被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破格录取为助理研究员,1997年由中级职称破格晋升为研究员。出版有《廖平评传》、《诸子百家兴起的前奏》、《经学管窥》等18部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2篇)、《哲学研究》(11篇)、《中国史研究》、《中国哲学史研究》(7篇)、《孔子研究》(6篇)、《孔孟学报》(台湾,3篇)、《国际儒学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等六十余家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百六十余篇。先后获国家图书奖、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奖10次。独立承担国家课题与省部级重点课题多项。从事中国哲学文化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秦汉哲学、两汉经学及近代经学。
展开
内容介绍
    《国学与巴蜀哲学探索》是作者与唐赤蓉教授二十多年研究巴蜀哲学与中国哲学的一个成果结集,所收论文曾发表在海内外的多家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刊物有加拿大的《文化中国》,国内的《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研究》、《孔子研究》、《南京大学学报》、《四川大学学报》、《浙江学刊》、《社会科学研究》、《甘肃社会科学》、《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等,绝大多数发表在上一个世纪。
展开
精彩书摘
    二、董仲舒的德主刑辅说
    在儒学发展史上,董仲舒的儒学带有综合先秦儒学,并吸取阴阳五行、法家、道家之说的特点;西汉又是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时代,不同于春秋战国的列国纷争,因此,董仲舒在先秦儒家的德治理论基础上创立的德主刑辅的德治学说,就更具丰富的内容与独特的时代特点。其后儒家的德治学说基本上未能超越他的这一理论,因此,他的德主刑辅之说在儒家德治学说中最具代表性。
    孔子讲德治未谈及人性的根据,孟子、荀子言德治虽讲到人性的依据,却没有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而董仲舒首次给德治理论提供了直接的哲学根据。他的哲学以天为最高范畴,认为天对人具有决定的意义,人世间的一切都是天所主宰的,并且一一与天相应,他称之为天人合一、人副天数。而他说的天既是有阴阳二气、风雨寒热、四季变化的自然物,又是具有意志、道德的至上神。他认为,德主刑辅的德治理论就是由天所决定的。“阴,刑气也;阳,德气也。”①阴阳二气不仅是物质的二气,同时又有刑德二种属性。然而,由天意所决定,阴阳二气不是平行地发生作用,它们有主从之分。
展开
目录
董仲舒德主刑辅的政治学说
关于董仲舒人性论的两个问题
论王充的天人观
王充元气自然论简析
王充的贤人观
充满唯物主义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陈亮重事功的功利思想
王阳明的著述观
天人感应的瑞应说与谴告说
传统政治文化批判与当代民主建设
巴蜀哲学发展略述
三国至隋唐的巴蜀学术
元明清的巴蜀学术
试论严君平的学术思想
王玄览的融佛人道的道教学说
《太玄》与西汉天文历法
论扬雄哲学的玄范畴
扬雄哲学的辩证性
扬雄《法言》的人论及意义
扬雄的社会历史观
扬雄的文化贡献和历史评价
王运与廖平的经学
张之洞在川兴学述论
一代经学大师廖平
廖平经学述评
廖平经学六变时间略考
廖平经学六变的变因
廖平经学六变的发展逻辑
廖平的小学研究和成就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