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克思的政治思想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0058704
  • 作      者:
    吴恩裕著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吴恩裕(1909-1979),辽宁沈阳人。满族。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毕业后任北平《晨报》的文学、哲学副刊《思辨》主编和《文哲月刊》主编。1936年公费留学英国,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研究政治思想史,1939年至1946年任重庆中央大学政治学系教授,1946年至1952年任北京大学政治学系教授。1952年后任北京政法学院教授,1978年调中国社会科学院任研究员。著名红学家,于曹雪芹生平红楼梦版本研究有很大贡献。
展开
内容介绍
  《马克思的政治思想》的性质,犹如我十年前出版的那本《马克思的哲学》一样:既不取感情上的赞成态度,也不取感情上的反对态度。我只是对马克思的学说,做纯粹学术的研究。《马克思的政治思想》的范围,不限于中文书名中的“政治”思想,也不限于英文原题目的“社会及政治”思想;取材的时代,亦非囿于一八四。一一八四八八年内的作品。在《马克思的政治思想》中,我分析马克思所有关于方法、哲学、历史、经济、政治、伦理各方面的理论;取材方面,也涉及马克思生平所有的著作。
展开
精彩书摘
    这段话非常重要。一、马克思明白表示:凡一种科学的研究皆有两个阶段;即研究的阶段与陈述的阶段。又据“把这工作做完”一语,可知研究的阶段在陈述的阶段之前。二、在研究的阶段中,我们必须用研究法。这种研究法即“面对事实”与“比较事实”。②在陈述的阶段中,我们用陈述法。即把用研究法得来的知识,描述出来。<br>    凡科学方法必先与外界物事接触。若想研究这些物事,“所有的科学必皆以经验为根据,且能将由感官所得的材料,付诸理性的研究法之研究”。⑧在这种更改的研究法中,“归纳、分析、比较、观察及实验,皆为主要的工具”。④利用这些有用的工具,然后我们可以“详细地研究对象:即分析其诸发展形态并且推究此诸形态的内部关系”。把这个工作做完,我们不仅知道了所研究之对象的根本特征,也知道了它的不同发展形态之内部关系。<br>    我们既由研究法清楚地“知道”了对象,那么在我们心理中,即留下了一个它的印象。用恩格斯(F.Engels)的名词说,即我们有了一个该对象的“心理影像”,④但我们若想把由分析得来的结果,“传递”给旁人,我们必须用另外一种方法,来直接描摹那个“心理影像”,间接描摹外在对象本身。这种方法就是陈述法。假如我们的陈述或描摹圆满地成功,则外界物事的“生命”反映在我们的心理上,就像它被反映在镜子里面同样的清楚或逼真。<br>    ……
展开
目录
书前的话——回忆我的父亲吴恩裕教授<br>自序<br>第一章 方法与方法论<br>一引论:方法论<br>二社会研究方法的性质<br>(一)分析社会事实的“抽象能力<br>(二)“面对事实”与“比较事实<br>(三)求社会上层结构之历史经济动机的方法<br>三辩证法与思想律<br>(一)马克思和黑格尔的辩证法<br>(二)“思想律”和辩证法<br><br>第二章 反玄学的论证<br>一引论:解题<br>二反形上学的论据<br>(一)马克思否认形上学思考方法<br>(二)马克思驳斥形上学中某些基本概念<br>(三)马克思对新哲学的性质及功用的暗示<br>(四)不同的哲学系统<br>三马克思哲学的应用范围及“唯物论”一词的特殊意义<br>(一)马克思哲学的应用范围<br>(二)马克思辩证唯物论中“唯物论”一词的特殊意义<br><br>第三章 唯物史观考释<br>一引论:反形上学的积极系统<br>二唯物史观的考证与解释<br>(一)“生产方法”考释<br>(二)解释“决定”、“一般的性质”及“必然地”诸名词的意义<br><br>第四章 革命理论阐微<br>一引论:革命、法律与实际需要<br>二革命理论与革命实践的统<br>三无产阶级革命论<br>(一)革命的经济原因<br>(二)阶级斗争<br><br>第五章 评康德及边沁<br>一引论:批评的方法<br>二评康德的伦理及政治学说<br>(一)康德的伦理及政治学说<br>(二)马克思的批评<br>三评边沁的功利学说<br>(一)边沁功利学说的一般性质<br>(二)马克思对边沁功利学说的批评<br><br>第六章 论道德与人性<br>一引论:道德、效率与内在的必然<br>二资本主义社会中之伦理关系及伦理学说的分析<br>(一)资本主义社会中之基本的社会关系<br>(二)资本主义社会中之道德理论的几种基本特征<br>三斯宾诺莎、卢梭、边沁、康德及马克思的人性论<br>附录<br>悼词<br>追念吴恩裕同志<br>吴恩裕生平简表<br>吴恩裕著作简目<br>吴恩裕与导师拉斯基临别对话<br>几位有关学者简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