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交往与人的发展: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116955
  • 作      者:
    刘明合著
  • 出 版 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交往与人的发展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最后指出:为促进我国现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我们必须重视人的交往,克服现实社会中制约人的交往的问题,为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展开
作者简介
    刘明合,男,1968年12月出生,山东省沂源县人,法学博士,泰山学院副教授,科研处副处长,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发展研究。1994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政治学专业,获得法学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得法学博士学位。近年来在《学习与探索》、《社会科学辑刊》、《理论探讨》、《生产力研究》、《理论与改革》、《求实》、《理论探索》、《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思想理论教育。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被CSSCI收录6篇,成果曾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泰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奖励。
展开
内容介绍
    《交往与人的发展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立足于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历史考察与现实分析相结、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方法,系统论述了交往范畴与唯物史观的内在联系、交往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交往的历史形式与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全球化与人的发燕尾服、网络交往与人的发展、制度与人的发展、我国现阶段的交往与人的发展等问题,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的发展问题的研究。
展开
目录
导言:人的发展与交往研究的视角转换<br>一、问题的提出<br>二、马克思对交往与人的发展关系的基本阐述<br>三、框架结构和基本内容<br>第一章 交往范畴与唯物史观的内在联系<br>一、交往的含义及类型<br>(一)交往的含义<br>(二)交往的基本类型<br>二、交往与社会经济、政治及思想文化结构<br>三、交往与实践的关系<br>第二章 交往是人的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br>一、人的发展的含义<br>二、交往与人的本质的生成及发展<br>(一)交往与人的社会关系本质的生成及发展<br>(二)交往与人的劳动本质的确证及发展<br>(三)交往与人的需要本质的生成与发展<br>三、交往为人的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br>(一)人的发展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占有<br>(二)交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br>(三)交往促进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的变革,为人的发展提供社会条件<br>四、交往与人的主体意识的生成及发展<br>第三章 交往的历史形式与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br>一、前资本主义社会的交往形式与人的发展<br>(一)前资本主义社会的交往形式<br>(二)前资本主义社会交往形式下人的发展<br>二、资本主义社会的交往形式与人的发展<br>(一)资本主义社会的交往形式<br>(二)资本主义社会交往形式下人的发展<br>三、共产主义社会的交往形式与人的发展<br>(一)共产主义社会的交往形式<br>(二)共产主义社会交往形式下人的发展<br>第四章 全球化与人的发展<br>一、交往的扩大与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br>(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概念<br>(二)交往的扩大与世界历史的形成<br>(三)世界历史不仅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更直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br>二、交往与全球化<br>(一)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br>(二)世界交往活动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br>三、全球化条件下的交往与人的发展<br>(一)全球化条件下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交往<br>(二)全球化对人的发展的影响<br>第五章 网络交往与人的发展<br>一、计算机网络与网络交往<br>(一)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及发展<br>(二)网络交往<br>二、网络交往的主要形式<br>(一)电子邮件<br>(二)公共网络交流平台<br>(三)网络聊天<br>(四)网络寻呼<br>(五)网络游戏(MUD)<br>(六)网络调查<br>(七)网络搜索与浏览<br>(八)文件传输与远程登录<br>三、网络交往是人类交往方式的革命<br>(一)网络交往克服了以往人类交往的时空障碍<br>(二)网络交往增强了人类交往的互动性<br>(三)网络交往改变了传统交往主体的观念<br>(四)网络交往实现了人类交往中的真正平等<br>(五)网络交往扩展了人类交往的手段<br>四、网络交往对人的发展的影响<br>(一)网络交往促进了人们社会关系的发展<br>(二)网络交往促进了人们需要的发展<br>(三)网络交往促进了人的主体性的发展<br>(四)网络交往促进了人的活动及能力的发展<br>第六章 制度与人的发展<br>一、交往与制度<br>二、交往与制度创新<br>三、制度、制度创新与人的发展<br>第七章 我国现阶段的交往与人的发展<br>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br>二、我国现阶段交往方式的变迁<br>(一)从以人的依赖为特征的共同体交往到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交往<br>(二)从以身份为基础的交往到以契约为基础的交往<br>(三)从重人情关系的封闭式交往到重利益关系的开放式交往<br>三、我国现阶段人的发展的现状及目标<br>(一)我国现阶段人的发展的现状<br>(二)我国现阶段人的发展的目标<br>四、扩大交往,促进人的发展目标的实现<br>(一)进一步促进社会流动的有序、合理进行<br>(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广泛开展国际交往<br>(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br>结束语<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