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话语是在全球资源与环境受到空前挑战,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接踵而至的形势下,人们为了保护环境、关爱地球、回归自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逐渐兴起和发展的。到20世纪中叶,绿色浪潮涌动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渗透到各个领域。但绿色理念的确立与绿色发展的模式选择却在认识和实践上很不平衡, 因其错综复杂的因素,我们将思辨的视角投向绿色理念及其本质内涵的研究上,探求凝练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人与人关系的定位取舍,人与社会精神境界的深邃追索等; 旨在突破人们既定的思维范式,引导人们思维方式的转换和思想观念的变革,确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绿色理念。
所谓绿色至少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表征和平,意味着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表征洁净,意味着人类期望生活在无污染的蓝天白云、青山秀水和空气清新的美好环境中。因此,要跳出资源消耗性社会的窠臼,还需在深层的现代化目标模式和路径选择上反思、在社会风尚和消费模式上反思,甚至要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才可能达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彼岸。
将绿色理念与“两型社会”建设耦合研究,深刻揭示其沉潜的环保思想、蕴含的生态意识、意涵的包容性发展和孕育的改革机制,是推进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科学思路和有益探索。虽然探索较为困难,但“天地间的大美”与“天地精神”的生命境界,激励我们借助东西方哲学特别是中国哲学来解读绿色理念的内涵与自然的生态智慧,感悟儒、释、道三家在五千年中华文化传统中形成的“中庸”、 “和谐”与“包容”一一共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独特的文化体系一一希冀获得启迪与灵感:在传统中寻觅“包容”的根须,在现代化进程中领悟“和谐”的真谛。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