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罗非鱼在我国野外水域建群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
罗非鱼作为世界养殖最广的经济鱼类,我国南部野生水域已发现其大量自然种群。台湾是我国最早引进罗非鱼的地区,罗非鱼早就成为了台湾数量最多的淡水鱼类之一,台湾对罗非鱼的相关研究也较为深入。大陆对于罗非鱼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但在闽江和珠江流域都发现有罗非鱼的踪迹。最近几年,在广东、广西和海南的红树林生态保护区,也都发现了罗非鱼的野外生存种群,且实验表明罗非鱼对红树林生态系统存在一定的环境风险。
耐寒性是目前限制罗非鱼在我国中北部水域建群的重要因子。奥利亚罗非鱼是罗非鱼品种中最耐寒的一种,但仍不能在我国长江以北的地区自然越冬。所以虽然罗非鱼养殖范围较广,甚至包括了我国北部的黑龙江和西部的青海、西藏、新疆等省(自治区),但只能进行季节性养殖或人工控温养殖,无法在野外建立种群。
然而,即使无法长期建群,罗非鱼强大的繁殖能力,其种群的大爆发也能对流入地的生态造成冲击。罗非鱼对生存条件的要求低,生长快,易繁殖,在我国南方地区每年能繁殖三四次,北部地区也能在温度适合的季节繁殖一两次,再加上其口孵稚鱼的特点,能迅速占领所生存的水域,在短期内大幅挤占空间,争夺食物,造成土著水生生物种群的减少。
通过本实验还发现,罗非鱼既能取食土著鱼类的鱼卵,又会进攻鱼苗继而食用;对于类似田螺这样的软体动物,罗非鱼不仅能以成体为食,还能大量吞食刚繁殖出的幼体。在我国南部能够长期建群的水域,罗非鱼对同生境内的水生生物可能形成灭绝性的危害,存在的生态风险不容忽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