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高速铁路曲线参数动力学分析理论与方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3133399
  • 作      者:
    朱颖,易思蓉著
  • 出 版 社 :
    中国铁道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高速铁路曲线参数动力学分析理论与方法》以曲线路段的最佳车—线动力学性能为主线,经过大量的仿真计算,揭示了高速铁路曲线路段车—线系统动力学性能与高速列车曲线通过速度、圆曲线半径、实设超高、未被平衡超高度等技术参数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探明了轨道结构和轨道几何形位对曲线路段车—线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车—线动力学性能与曲线半径、曲线超高和未被平衡超高之间的关系模型,给出了曲线路段车体横向加速度估算模型。综合采用理论分析、动力学性能仿真计算、客运专线舒适度试验、运营线路实践资料收集与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工程实际对比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建立了基于最佳车—线动力学性能的高速铁路最小曲线半径计算理论。
展开
内容介绍
    《高速铁路曲线参数动力学分析理论与方法》系统阐述了高速铁路曲线参数动力学分析理论与方法。全书以高速铁路最小曲线标准研究为主线,应用车—线耦合动力学理论和仿真分析方法,揭示了高速铁路车—线系统动力学性能与曲线参数之间的互作用机理,探明了轨道结构和轨道几何形位对曲线路段车—线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了车—线动力学性能与曲线超高和未被平衡超高之间的关系模型,给出了曲线路段车体横向加速度与未被平衡超高的计算关系。通过高速列车旅客乘坐舒适度试验,探明了旅客舒适度与曲线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动力学仿真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基于最佳车—线动力学性能的高速铁路最小曲线半径计算方法。本书还对高速铁路最大曲线半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我国高速铁路最大曲线半径建议值。
    《高速铁路曲线参数动力学分析理论与方法》可供铁道工程领域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作为铁道工程和轨道交通工程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教学参考书。
展开
目录
1 绪论
1.1 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
1.1.1 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的确定原则
1.1.2 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的影响因素
1.2 高速铁路曲线参数计算理论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曲线参数动力学仿真分析方法研究概况
1.4 基于最佳动力学性能的最小曲线半径研究原理

2 高速铁路平曲线路段车—线动力学仿真模型
2.1 线路模型
2.1.1 线路空间坐标系
2.1.2 线路空间线型模型
2.2 车辆模型
2.2.1 车辆系统简化动力学模型拓扑关系
2.2.2 车辆运动方程
2.3 轨道结构模型
2.3.1 有砟轨道结构模型及动力学方程
2.3.2 板式轨道结构模型及动力学方程
2.4 轮轨空间动态耦合模型
2.4.1 轮轨空间接触几何参数
2.4.2 轮轨接触力
2.5 轨道不平顺激扰模型
2.5.1 轨道几何形位不平顺
2.5.2 轨道随机不平顺模型
2.6 模型求解方法
2.6.1 数值积分方法
2.6.2 轮轨激励输入方式
2.6.3 数据存储格式
2.6.4 系统的流程图
2.6.5 程序验证

3 高速铁路圆曲线参数对车—线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3.1 曲线计算参数与车—线系统动力学性能评价指标
3.1.1 曲线计算参数与计算条件
3.1.2 车—线系统动力学性能指标评估标准
3.2 曲线通过速度对车—线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3.2.1 仿真计算结果
3.2.2 曲线通过速度对车—线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3.3 曲线半径对车—线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3.3.1 仿真计算结果
3.3.2 曲线半径对车—线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3.4 曲线实设超高对车—线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3.4.1 仿真计算结果
3.4.2 曲线实设超高对车—线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3.5 未被平衡超高对车—线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3.5.1 未被平衡超高形式对车—线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
3.5.2 未被平衡超高对车—线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4 高速铁路车—线动力学性能与曲线参数的关系模型
4.1 轨道结构状态对车—线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4.2 轨道随机不平/顷状态下的车体横向加速度变化规律
4.3 车体横向加速度与欠超高的关系模型

5 高速铁路曲线旅客乘坐舒适度试验
5.1 试验理论
5.2 试验实施方法
5.2.1 测试曲线选择
5.2.2 旅客舒适度调查
5.2.3 试验数据整理
5.2.4 试验数据分析
5.2.5 旅客舒适度和曲线欠超高关系分析
5.3 曲线旅客舒适度试验案例
5.3.1 广深试验
5.3.2 遂渝试验
5.3.3 武广高速铁路调研
5.3.4 京沪高速铁路调研

6 高速铁路最小曲线半径计算方法
6.1 最小曲线半径计算理论
6.1.1 传统理论计算公式
6.1.2 对传统理论计算公式的修正方法
6.1.3 基于最佳车—线动力学性能的最小曲线半径计算方法
6.2 曲线外轨实设超高允许值确定方法
6.2.1 安全条件所确定的最大超高允许值
6.2.2 舒适条件所确定最大超高允许值
6.2.3 国内外的工程应用实践
6.2.4 车—线动力学仿真分析
6.2.5 实设超高允许值建议值
6.3 欠超高允许值确定方法
6.3.1 旅客舒适度试验
6.3.2 车—线动力学仿真分析
6.3.3 国外工程实践
6.3.4 欠超高允许值取值建议
6.4 过超高允许值确定方法
6.4.1 旅客乘坐舒适度试验
6.4.2 相关研究成果
6.4.3 过超高对钢轨磨耗的影响
6.4.4 车—线动力学仿真分析
6.4.5 过超高允许值取值建议
6.5 基于动力学分析的高速铁路最小曲线半径计算方法
6.5.1 高速铁路的速度匹配模式
6.5.2 最小曲线半径计算与分析
6.5.3 国外高速铁路的最小曲线半径
6.5.4 最小曲线半径标准推荐值
6.6 高速铁路最大曲线半径计算方法
6.6.1 线路测设精度限制的最大曲线半径
6.6.2 轨道几何状态检测精度适应的最大曲线半径
6.6.3 车—线动力学性能仿真分析
6.6.4 国外高速试验线上的最大曲线半径
6.6.5 最大曲线半径标准建议
附表A 客车系统参数表
附表B 轨道系统参数表
附表C 积分参数采用值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