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空心和实心钢管混凝土结构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303622
  • 作      者:
    查晓雄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钢管混凝土结构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空心钢管混凝土和实心钢管混凝土。由于发展过程不同,长期以来对这两个方面的研究也沿着不同的方向和方法进行,《空心和实心钢管混凝土结构》希望从二者的共性方面得到性能上共同的规律。<br>    《空心和实心钢管混凝土结构》从统一的角度全面介绍了空心和实心钢管混凝土的各种性能,包括空心和实心钢管混凝土的统一设计公式、统一计算理论、防火性能、徐变性能、施工安全性能、抗震性能、钢管局部稳定性能和质量检测,涉及空心和实心钢管混凝土的最新研究成果。<br>    《空心和实心钢管混凝土结构》可供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作为选修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土木工程方面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的参考用书。
展开
目录
序<br>前言<br>第1章 绪论<br>1.1 空实心钢管混凝土的应用及特点<br>1.1.1 实心钢管混凝土<br>1.1.2 空心钢管混凝土<br>1.2 存在的问题<br>1.3 本书研究思路和内容<br>参考文献<br>第2章 空实心钢管混凝土统一理论和统一设计公式<br>2.1 空实心钢管混凝土轴压承载力统一理论研究<br>2.1.1 引言<br>2.1.2 空心和实心圆形钢管混凝土柱的数学模型<br>2.1.3 空实心钢管混凝土轴压组合强度统一公式推导<br>2.1.4 空实心钢管混凝土轴压承载力<br>2.1.5 空实心钢管混凝土组合刚度研究<br>2.2 空实心钢管混凝土纯弯强度统一公式<br>2.2.1 引言<br>2.2.2 理论假设和受力分析<br>2.2.3 方形构件<br>2.2.4 八边形构件<br>2.2.5 实用简化公式<br>2.3 空实心钢管混凝土构件复杂受力下承载力研究<br>2.3.1 引言<br>2.3.2 塑性平衡桁架理论<br>2.3.3 平衡方程的推导<br>2.3.4 复杂受力下模型的等效<br>2.3.5 相关方程的推导<br>2.3.6 钢管与混凝土的相互作用对相关方程的修正<br>2.4 有限元验证<br>2.4.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br>2.4.2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br>2.4.3 理论公式计算结果与有限元结果的比较<br>2.4.4 理论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br>2.5 实验验证<br>2.5.1 引言<br>2.5.2 钢管和混凝土的材料性能试验<br>2.5.3 钢管混凝土轴压试验<br>2.6 结论和展望<br>参考文献<br>第3章 空实心钢管混凝土数值计算理论<br>3.1 引言<br>3.2 有限元计算<br>3.2.1 常温条件下材料静力本构关系及其参数确定<br>3.2.2 钢管混凝土防火计算模型<br>3.2.3 适用于动力计算模型<br>3.2.4 适用于结构整体分析的钢管混凝土纤维梁模型<br>3.2.5 考虑混凝土徐变和施工影响的钢管混凝土模型<br>3.2.6 钢管混凝土局部稳定模型<br>3.2.7 常温和高温下cfrp模型<br>3.2.8 常温和高温下gfrp模型<br>3.2.9 高温下混凝土裂纹模型<br>3.2.10 混凝土高温下剥落模型<br>3.2.11 混凝土防腐电化学脱盐有限元模型<br>3.2.12 钢管与混凝土界面模型<br>3.3 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br>3.3.1 轴压短柱<br>3.3.2 轴压长柱<br>3.3.3 纯弯构件<br>3.3.4 偏压构件<br>3.3.5 冲击<br>3.3.6 抗震<br>3.3.7 徐变构件<br>3.3.8 钢管混凝土构件温度场<br>3.3.9 钢管混凝土构件防火—<br>3.3.10 高温下混凝土内部孔隙压力验证<br>3.3.11 混凝土防腐电化学脱盐模型验证<br>3.3.12 局部稳定问题<br>3.3.13 frp高温下验证<br>3.4 总结和展望<br>参考文献<br>第4章 空实心钢管混凝土防火性能<br>4.1 引言<br>4.2 研究现状<br>4.2.1 总体研究阶段<br>4.2.2 实心钢管混凝土构件防火国外研究现状<br>4.2.3 实心钢管混凝土构件防火国内研究现状<br>4.2.4 空心钢管混凝土防火研究现状<br>4.2.5 钢管混凝土框架抗火性能的研究现状<br>4.3 基本假定和判断防火失效准则<br>4.4 实心钢管混凝土构件的耐火性能有限元分析<br>4.4.1 概述<br>4.4.2 钢管混凝土防火有限元模型<br>4.4.3 实心钢管混凝土柱耐火极限分析<br>4.5 空心钢管混凝土构件的耐火性能研究<br>4.5.1 空心率对钢管混凝土温度场的影响<br>4.5.2 不同火荷载下空心率对钢管混凝土耐火性能的影响<br>4.6 空实心钢管混凝土防火涂料厚度的计算方法<br>4.6.1 第一种保护方案<br>4.6.2 第二种保护方案<br>4.7 混凝土或水泥砂浆脱落问题的研究<br>4.7.1 概述<br>4.7.2 研究现状<br>4.7.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br>4.7.4 骨架应力<br>4.7.5 模拟结果<br>4.7.6 剥落的产生及回归分析<br>4.8 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耐火性能<br>4.8.1 概述<br>4.8.2 计算模型<br>4.8.3 计算结果与分析<br>4.8.4 标准耐火试验与实际框架中构件抗火性能的比较<br>4.8.5 钢管混凝土框架柱耐火极限计算公式<br>4.9 总结和展望<br>参考文献<br>第5章 徐变对空心钢管混凝土构件承载力的影响<br>5.1 引言<br>5.2 国内外现状<br>5.3 空心钢管混凝土徐变影响的理论分析<br>5.3.1 基于切线模量理论的空心钢管混凝土轴压构件欧拉临界力公式<br>5.3.2 混凝土的切线模量与应变的关系<br>5.3.3 弹塑性阶段钢材的切线模量与应变的关系<br>5.3.4 徐变影响的理论公式<br>5.3.5 基于切线模量理论的偏压构件稳定承载力公式<br>5.4 有限元模型<br>5.4.1 abaqus有限元徐变法则<br>5.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br>5.4.3 有限元与试验对比<br>5.5 核心混凝土徐变对空心钢管混凝土轴压稳定的影响<br>5.5.1 轴压构件徐变量的计算<br>5.5.2 徐变前后混凝土与钢材模量变化<br>5.5.3 徐变影响系数的确定<br>5.6 徐变对空心钢管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稳定承载力的影响<br>5.? 总结和展望<br>5.7.1 总结<br>5.7.2 展望<br>参考文献<br>第6章 钢管混凝土结构连续性施工安全性评估<br>6.1 引言<br>6.2 国内外研究现状<br>6.2.1 钢管初应力的研究现状<br>6.2.2 钢管混凝土徐变研究现状<br>6.2.3 施工控制研究现状<br>6.3 连续性分级加载施工中钢管初应力和龄期混凝土徐变的影响<br>6.3.1 连续性分级加载施工中各种影响因素<br>6.3.2 试验研究<br>6.3.3 有限元计算<br>6.3.4 龄期对轴压、偏压构件承载力的影响<br>6.3.5 连续性施工时钢管初应力和龄期混凝土徐变的影响<br>6.3.6 管内混凝土徐变引起的内力变化与钢管初应力影响的统一<br>6.4 总结和展望<br>6.4.1 总结<br>6.4.2 展望<br>参考文献<br>第7章 空心钢管混凝土的抗震性能<br>7.1 引言<br>7.2 钢管混凝土抗震性能研究现状<br>7.2.1 实心钢管混凝土抗震性能国外研究现状<br>7.2.2 实心钢管混凝土抗震性能国内研究现状<br>7.3 空心钢管混凝土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br>7.3.1 空心率对骨架曲线的影响<br>7.3.2 钢材强度对骨架曲线的影响<br>7.3.3 混凝土强度对骨架曲线的影响<br>7.3.4 长细比对骨架曲线的影响<br>7.3.5 轴压比对骨架曲线的影响<br>7.3.6 含钢率对骨架曲线的影响<br>7.4 骨架曲线简化模型的提出<br>7.4.1 骨架曲线简化模型的提出<br>7.4.2 骨架曲线简化模型中各参数确定<br>7.5 空心钢管混凝土位移延性系数的计算<br>7.5.1 空心钢管混凝土位移延性系数的定义<br>7.5.2 延性系数公式的得出<br>7.5.3 延性系数公式的验证<br>7.6 空心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br>7.6.1 地震波的选择<br>7.6.2 空心钢管混凝土框架模型的建立过程<br>7.6.3 空心率对结构的影响<br>7.6.4 截面形状对结构的影响<br>7.6.5 空心结构与普通结构的对比<br>7.7总结和展望<br>7.7.1 总结<br>7.7.2 展望<br>参考文献<br>第8章 钢管混凝土现场无焊接节点抗震性能<br>8.1 引言<br>8.2 钢筋混凝土梁—钢管混凝土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br>8.2.1 试件准备及装置说明<br>8.2.2 试验现象及分析<br>8.2.3 试验结果及分析<br>8.3 钢筋混凝土梁—钢管混凝土柱节点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br>8.3.1 三维有限元节点模型的建立与计算<br>8.3.2 节点试验有限元分析结果<br>8.3.3 忽略节点域变形的节点初始刚度简化分析<br>8.3.4 影响钢管混凝土节点抗震性能的参数分析<br>8.4 钢筋混凝土梁—钢管混凝土柱节点骨架曲线理论分析<br>8.4.1 弹性阶段初始刚度计算<br>8.4.2 塑性阶段与退化阶段的强度与刚度计算<br>8.4.3 骨架曲线理论模型与有限元对比验证<br>8.5 结论和展望<br>8.5.1 结论<br>8.5.2 展望<br>参考文献<br>第9章 钢管混凝土局部稳定性研究<br>9.1 引言<br>9.2 研究现状<br>9.3 有限元和理论计算模型<br>9.3.1 局部稳定计算的有限元模型建立<br>9.3.2 空心薄壁钢管混凝土发生局部屈曲时判断标准<br>9.4 空心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局部屈曲性能分析<br>9.4.1 空心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的破坏形态分析<br>9.4.2 空心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的荷载位移曲线<br>9.4.3 各种因素对构件屈曲性能的影响<br>9.4.4 空心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局部屈曲宽厚比限值的确定<br>9.4.5 空心薄壁方钢管混凝土柱局部屈曲宽厚比限值的比较<br>9.5 空心薄壁八边形钢管混凝土柱局部屈曲性能分析<br>9.5.1 空心薄壁八边形钢管混凝土柱的破坏形态分析<br>9.5.2 空心薄壁八边形钢管混凝土柱的应变荷载曲线分析<br>9.5.3 各种因素对屈曲性能的影响<br>9.5.4 空心薄壁八边形钢管混凝土柱宽厚比限值的确定<br>9.5.5 与空八边形钢管局部屈曲性能的比较<br>9.6 空心薄壁十六边形钢管混凝土柱局部屈曲性能分析<br>9.6.1 径厚比变化对构件屈曲性能的影响<br>9.6.2 与空十六边形钢管局部屈曲性能的比较<br>9.7 空心薄壁圆形钢管混凝土柱局部屈曲性能分析<br>9.7.1 径厚比变化对构件屈曲性能的影响<br>9.7.2 空心薄壁圆钢管混凝土柱径厚比限值的比较<br>9.8 总结和展望<br>9.8.1 总结<br>9.8.2 展望<br>参考文献<br>第10章 钢管混凝土无损检测<br>10.1 引言<br>10.2 超声波检测原理及方法<br>10.2.1 传统的超声波检测原理<br>10.2.2 检测方法<br>10.3 结合hht分析的超声检测法<br>10.3.1 经验模态分解法<br>10.3.2 hilbert变换<br>10.3.3 超声信号的预处理<br>10.4 试验研究<br>10.4.1 无缺陷位置与脱层位置的对比<br>10.4.2 无缺陷位置与内含杂物位置的对比<br>10.4.3 无缺陷位置与中心孔洞位置的对比<br>10.5 总结和展望<br>10.5.1 总结<br>10.5.2 展望<br>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