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性空间最常见的题材是对历史片断的记载与演绎,但纪念性空间不但让观众了解历史,引起他们感情的共鸣,而且会引发观众的理性思考最终升华为价值观与道德观,这便是纪念性空间的教育功能。因此,纪念性景观从空间的塑造到叙事的展开大都有个比较明确的道德取向,或是对正义的歌颂,或是对战争的批判或是对博爱主义的弘扬,等等。这种明确的价值倾向性也是纪念性空间区别于其他空间类型的主要特征。对历史事件的赞颂并不是唯的基调有许多纪念性空间也包含了反省和警示甚至是批判,反映了当下人们对历史的重新解读。
1999年6月,德国议会决议修建一座大型的纪念碑——被屠杀犹太人纪念碑,纪念碑设计竞赛的得奖者是纽约著名建筑设计师彼得·艾森曼。其所设计的被屠杀犹太人纪念碑称为“记忆之地”。设计自公开之日起,建筑师受制于复杂的政治,作品成为大众和学者争论的焦点争议不断。纪念碑的地点位于国家象征(勃兰登堡门)与国家最高权力代表建筑(议会大厦)附近,是欧洲境内占地最大的个纪念碑,这个纪念碑的用意在于,德国政府永不忘记残酷的历史,并时刻警示着议会大厦的政治家们和来参观的公众。这个方案从1999年最初公布,直到2003年夏天才得以动工实施,主要是因为有来自经济和政治两方面的反对意见。经济方面,一些专家认为超过五千多万的工程造价过高,而且纪念碑处于市中心占据着商业价值很高的地段。政治方面,一些人认为,统一后的德国应该更多地着眼未来而不是背负历史包袱,艾森曼的设计方案,沉溺于对历史的忧伤,而少了一些积极的正面意义在这段历史死去的不只是犹太人,其他人群的死亡是否也应该受到重视,等等。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