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朝鲜半岛古代建筑文化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4125295
  • 作      者:
    李华东著
  • 出 版 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朝鲜半岛古代建筑文化》从宏观的视野对朝鲜半岛古代建筑文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而且区别于日本、朝鲜和韩国学者,将其与中国古代建筑文化联系起来进行了系统的比较,阐明了一些当孤立地、静态地分析朝鲜半岛古代建筑及其发展过程时难以说明的问题,对其都城体系、斗棋系统、历史发展阶段等提出了新的分类方法。《朝鲜半岛古代建筑文化》亦尝试超越古代建筑文化本身,从地缘、政治、佛教、儒学诸方面对朝鲜半岛建筑文化的发展过程进行了阐释。<br>    通过对朝鲜半岛古代建筑文化中的主要内容,如都城、宫殿、寺刹/佛塔、陵墓、官学/书院、住居、造园、木构建筑技术等的考察,可以说明朝鲜半岛古代建筑文化在实质上是中国大陆中心建筑文化的一种半岛化表达。这种表达的主要特点,其一在于朝鲜半岛古代建筑文化的诸要素在基本结构上与中心文化相同;其二在于其发展过程缺乏连贯的脉络,在不同时段吸收中国大陆某一时段、某一地域的文化而形成其不同风格的建筑文化;其三在于这种表达受到自然条件、政治因素、物力、技术能力等的制约而产生出一些与大陆中心文化有所差异的地域性特征。<br>    《朝鲜半岛古代建筑文化》可供古建筑研究人员学习,也可供建筑学专业及历史、文化研究人员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当今世界处在高速发展和变化的时代。不单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物质世界时变常新,而且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社会构成、经济结构,也在技术进步的冲击下迅速改变。有些改变不仅仅是表面的也是深层的,对我们的今天和未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在飞速前行的轨道上,我们似乎尚无足够的余暇和机会来对今日世界和未来的发展进行宏观的思考,尤其是从历史的纵深来看待我们今日所处的环境和未来应有的走向。但是,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认识到,在知识可以解释的范围内,无论技术如何改变着世界,人类总是无法割裂与过去之联系。因此对过去历史进行深入的考察研究,当能对理解今日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思考明日的前进方向提供有益帮助。<br>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均是东亚最重要的三个组成部分。近现代中国、朝鲜半岛、日本之不同发展轨迹,以及今日东亚格局之形成,虽有历史学家指出带有一定的偶然性,然而究其实际,今日之状况也许早在千百年前就已被某种“因缘”所确定,更可能是一种必然。这种“因缘”还将持续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对东亚的发展施加影响,因此不能不引起重视,对其加以仔细的研究。尤其今日之中国,处在特殊之时代,只有从历史的纵深,了解自身文化之优点与缺陷,思考当代所遇到的问题,方能更好地在当今多变的世界中求得更大的发展。而人们早已认识到建筑是部史书,是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承载了其建造者和建造时代丰富的历史信息。因此,东亚千百年来的种种“因缘”,自然而然地也沉淀到了建筑之中,只是需要人们耐心细致地解读出来。也许,通过对东亚建筑文化发展史宏观的、整体的审视,亦能窥这些“因缘”于一斑。<br>    另一方面,当代中国建筑文化之走向,因处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尚处在探寻与摸索的阶段,既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也有难以释怀的遗憾。然则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究竟何去何从,若无历史之智慧,只从有限的时间与空间出发来思考这些问题,很可能陷入“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窘境。若能够从更宏观的角度、更大的范围来考察中国当代建筑文化所处之场景,并把真正决定建筑进程的因素纳入视野,探寻影响建筑发展的深层文化规律,对历史的发展进程提出更有深度的阐释,或可有助于对中国当代和将来的建筑文化发展,作出积极的思考和解答。<br>    具体到朝鲜半岛古代建筑文化的研究而言,因建筑与文化、政治的特殊联系,对朝鲜半岛古代建筑文化源流、特征的研究和解释,绝非一种自娱自乐的爱好,而具有更长远和重要的价值。尤其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某些群体对朝鲜半岛建筑文化的研究注入了一些特殊的动机,如近来韩国某些人士的朝鲜半岛建筑史研究,已带上了某种程度的狭隘民族主义色彩;而北朝鲜的研究者们,早在“研究独立的历史”方针的指导下,预先设定结论再展开“研究”,其“研究成果”甚至被某些人用作领土主张的论据,古代建筑文化的研究也受波及,这不能不引起注意。例子之一如韩国研究者金敬修认为:“在韩、中、日、印度之间的比较研究未深入的情况下,推定韩国建筑的特性,即固有性的相关论述都是难以进行的,而且无法回应中国学界主张的‘源流’论”。<br>    ……
展开
目录
0 绪论<br>0.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br>0.2 研究的方法和框架<br>0.3 研究的范围<br>0.4 朝鲜半岛古代建筑研究简史<br>上篇 朝鲜半岛古代建筑文化<br>1 朝鲜半岛古代都城<br>1.1 汉郡城市<br>1.1.1 乐浪土城遗址<br>1.1.2 带方郡城址<br>1.1.3 粘蝉县城址<br>1.1.4 其他汉郡治所<br>1.2 高句丽都城<br>1.2.1 卒本城<br>1.2.2 国内城与丸都山城<br>1.2.3 壤城<br>1.2.4 长安城<br>1.3 百济的都城<br>1.3.1 慰礼城<br>1.3.2 熊津城<br>1.3.3 泗批城<br>1.4 新罗庆州<br>1.4.1 庆州都城的形成(约公元前57-469)<br>1.4.2 都城体制的发展(469-669)<br>1.4.3 都城体制的圆熟(669-765)<br>1.4.4 都城体制的完成(765——935)<br>1.5 高丽开京与朝鲜汉城<br>1.6 综述<br>1.6.1 朝鲜半岛的都城类型<br>1.6.2 都城城廓体系<br>1.6.3 都城道路体系<br>1.6.4 城垣筑造方式<br>1.6.5 里坊制度<br>1.7 小结<br>2 朝鲜半岛古代宫殿<br>2.1 古朝鲜的宫室<br>2.2 高句丽的宫阙<br>2.2.1 《三国史记》中的高句丽宫阙<br>2.2.2 平壤城安鹤宫<br>2.3 百济的宫阙<br>2.4 新罗的宫阙<br>2.4.1 早期新罗的金城、月城宫殿<br>2.4.2 唐宫苑池与统一新罗东宫<br>2.4.3 唐代宫制与新罗北宫<br>2.5 高丽的宫阙<br>2.5.1 高丽宫殿体系<br>2.5.2 宋代宫室与高丽开京满月台<br>2.6 朝鲜的宫阙<br>2.6.1 朝鲜的宫殿体系<br>2.6.2 朝鲜汉城景福宫与明代王府规制<br>2.7 小结<br>3 朝鲜半岛古代寺刹<br>3.1 高丽之前的佛寺<br>3.1.1 高句丽佛寺建筑<br>3.1.2 百济的寺刹<br>3.1.3 新罗的佛寺<br>3.1.4 统一新罗时期的寺刹<br>3.2 统一新罗后期山林佛寺的萌芽<br>3.3 高丽初期的堂塔式佛寺<br>3.3.1 兴王寺遗址<br>3.3.2 佛日寺遗址<br>3.3.3 万福寺遗址<br>3.3.4 兴德寺遗址<br><br>……<br>下篇 朝鲜半岛古代建筑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浅析<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