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绪论
上篇 洛阳地标与唐诗的关系
第一章 “洛阳道”论
第一节 通往欲望之城的“洛阳道”
第二节 展示人生百态的“洛阳桥”
第三节 “洛阳道”的历史划痕及兴废
第二章 “洛阳宫”论
第一节 仰望建筑而生发的想象和追忆——洛阳“上阳宫”
第二节 黄金时代的华美碎片——洛阳“城市圈”中的诸多行宫
第三节 展示国威的“洛阳楼”
第三章 “洛阳寺”论
第一节 唐前洛阳佛寺建筑状况
第二节 唐代洛阳佛寺建筑概论
第三节 渗透唐人精神和历史的梵境
上篇小结
下篇 洛阳私园与唐诗的关系
第四章 “分司文学”的发生地点
第一节 洛阳多造园的历史原因
第二节 洛阳宜造园的地理优势
第三节 洛阳雅集的人文缘由
第五章 “分司制度”与中唐洛阳私家园林
第一节 分司制度于私家园林的意义
第二节 分司官员与私家园林概论
第六章 分司官员在私家园林中的雅集
第一节 以裴度为中心的雅集
第二节 以牛僧孺为中心的雅集
第三节 以自居易为中心的雅集
第七章 中唐私家园林是“中隐”观的载体
第一节 “中隐”观念与中唐私家园林关系分析
第二节 孤独的“中隐者”李德裕与其平泉诗
下篇小结
结语:缺失的“城市之熵”
附录:《唐东都洛阳图》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