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就是“礼仪之邦”、“食礼之国”。懂礼、习礼、守礼、重礼的历史,源远流长。据《礼记·礼运》记载:“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而最早出现的食礼,又与远古的祭神仪式直接相关。对此,《礼记·礼运》又有一段概括性的描述,其大意是,原始社会的先民,把黍米和猪肉块放在烧石上烤炙而献食,在地上凿坑当作酒樽用手掬捧而献饮,还用茅草扎成长槌敲击土鼓,以此来表示对鬼神的敬畏。后来食礼由人与神鬼的沟通扩展出人与人的交际,以便调节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逐步形成吉礼、凶礼、军礼、宾礼、佳礼等“先秦五礼”,奠定了古代饮食礼制的基石。
食礼诞生后,为了使它更好地发挥“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的作用,周公首先对其神学观念加以修正,提出“明德”、“敬德”的主张,通过“制礼作乐”对皇家和诸侯的礼宴作出了若干具体的规定。接着,儒家学派的三大宗师——孔子、孟子、荀子,又继续对食礼加以规范,补充进仁、义、礼、法等内涵,将其拓展成人与人的伦理关系,“以礼定分”,消患除灾。他们的弟子还对师门的理论加以阐述、充实,最后形成了《周礼》、《仪礼》、《礼记》三部经典著作,使之成为数千年封建宗法制度的核心与灵魂。
由于强调“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食礼与其他的礼,就成为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贵族等级制度的社会规范及道德规范,维系剥削制度的思想工具。不过,古代食礼中也有一部分积极健康的内容,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准则和筵席、餐桌上的礼尚往来。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它被广大劳动人民群众所接受,演变成各种合理的饮食礼仪与礼俗,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一。
食礼的涵盖面很广,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上自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与之有着广泛的联系,无不依靠它进行社会交际,经过千百年的演进,终于形成今天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套饮食进餐礼仪,它是对古代饮食礼制的继承和发展。
饮食礼制是被国家礼法所肯定的饮食典章制度和重要经籍;饮食礼仪是筵席间为表达某种敬意而隆重举行的各种仪式;饮食礼俗是与礼仪、礼制相关并且在民间流传已久的饮食风习;饮食礼貌是餐饮活动中表示敬重与友情的日常行为规范:饮食礼节是饮食礼仪的节度和饮食礼貌的综合评价。总之,作为“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食礼是饮膳宴筵方面的社会规范与典章制度,是餐饮活动中的文明教养与交际准则,更是赴宴人和东道主的仪表、风度、神态以及气质的生动体现。
餐饮是一种常见的社交活动,在中国餐饮文化很丰富,且中国人热情好客,很讲究餐饮礼仪。日常生活的一日三餐,每顿都不能少,逢年过节,人来客往,请客吃饭是常事,而社交活动更离不开餐饮活动。餐厅里、饭桌上,优雅得体的举止,既表现了人们自身的文化修养,又能够让大家愉快地品味佳肴,增进友谊。因此讲究餐饮礼仪是必需的。
这里有一个关于侯宝林“闷茶”的小片断:国内外人士都喜欢老北京的风情,老北京那种忠厚淳朴的味道确实令人难忘。单以饮茶一道来说,北京人不会像浙江、福建一带的人拿着酒盅似的小杯很讲究地啜茗,北京人有自己的饮茶方式。有位朋友在相声大师侯宝林家做客时,侯老亲自为他沏茶,先在茶叶中沏一点开水,盖上盖,过一会儿再进行第二次沏水,并且郑重其事地告诉客人:“给您闷过了。”这透着一种亲切劲儿!
喝茶如此,请客吃饭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梁实秋先生的文章里引用别人的话说,若要一天不得安,请客;若要一年不得安,盖房:若要一辈子不得安,娶姨太太。梁先生的那个年代,他笔下描述的请客,虽是有钱大户人家“首先要考虑请什么人,拟菜单。吉日近,买,做,落座前的你推我让,席终,香茗水果侍候,成堆的碗筷办理善后……”简单的一两行字,道尽主人之辛苦。
拿中餐宴会——是指具有中国传统民族风格的宴会来说,当然要遵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礼仪规范。就其目的性质而言,大约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礼仪性质的,如为迎接重要的来宾或政界要员的公务性来访,以及为庆祝重大的节日或举行一项重要的仪式等举行的宴会,都属于礼仪上的需要,这种宴会要有一定的礼宾规格和程序;另一种是交谊性的,主要是为了沟通感情、表示友好、发展友谊,如接风、送行、告别、聚会等;还有一种是工作性质的,主人或参加宴会的人为解决某项工作而举行的宴请,以便在餐桌上商谈工作。这三种情况又常交相为用兼而有之。宴会的目的形式性质或许不同,但宾主所遵循的基本礼仪是一致的。
您是否曾经怀着兴奋的心情与好友结伴用餐,却在餐桌前对着满桌的刀叉傻眼,不知该如何下手品尝?别以为这样的情况只会在大型社交场合中出现,要是不注意积累,这样的情况说不准就会发生在您的身上。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