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编织机上的穿孔卡
说到穿孔卡的起源,不得不追溯到两个多世纪前的一种编织机的发展。提花编织机具有一种升降纱线的装置,能编织图案花纹绸布。提花机最早出现在中国,在战国时期的墓葬物品中,就有许多用彩色丝线编织的漂亮花布。据史书记载,西汉年间的纺织工匠已能熟练掌握提花机技术,这种机器配置了120根经线,平均60天即可织成一匹花布。明朝刻印的《天工开物》一书里,也印着一幅提花编织机的示意图。当西方人对“丝绸之路”运来的花布赞叹不已时,提花机也沿着这条路传人欧洲。不过,用当时的编织机编织图案还是相当费事。所有的花布都是用经线(纵向线)和纬线(横向线)编织,若要织出花样,织工必须按照预先设计的图案,用手在适当位置反复提起一部分经线,以便让滑梭牵引着不同颜色的纬线通过。因为机器不可能自己“想”到该在何处提线,所以只能靠人手提起一根又一根的经线,并且不厌其烦地重复这种操作,编织效率很低。
1725年,法国纺织机械师布乔想出了一个“穿孔纸带”的绝妙主意。布乔首先设法用一排编织针控制所有的经线运动,然后取来一卷纸带,根据图案打出一排排小孔,并把它压在编织针上。启动机器后,正对着小孔的编织针能穿过去钩起经线,其他则被纸带挡住不动。于是,编织针自动按照预先设计的图案去挑选经线,布乔的“思想”“传递”给了编织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