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方法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493756
  • 作      者: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方法研究》是在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5年工作实践的基础上编写完成的。全书共分八章,在阐述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理论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工作实践结果和经验的总结,对指导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方法研究》适合各级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土地利用、森林资源等监测机构、管理部门的工作者阅读,同时也可供相关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从无到有,快速发展。根据统计,目前有86家水土保持监测甲级持证单位,173家乙级持证单位。2004年以来,据不完全统计,累计有1000多个大中型项目开展了监测工作,西气东输、青藏铁路、三峡工程、西南成品油、西部原油、玉环电厂、广东阳江核电、广东飞来霞、东深供水改造工程、淮河人海水道二河、临淮岗洪水控制等大型开发建设项目都开展了水土保持监测。随着监督执行工作的不断深入,对监测工作要求越来越严格,更多的项目将开展监测工作。
    (三)水土保持监测工作面临的形势
    1.水土流失面广量大监测任务重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面积大、分布广、危害重、治理难,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防洪安全,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7.1%,年均流失土壤约50亿t。水土流失几乎遍布全国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每年因水土流失损失掉的耕地达100多万亩,有些地方已经到了无土可流、无地可耕的境地。目前,我国约80%的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分布在山区丘陵区,严重的水土流失是这些地区长期不能摆脱贫困的主要原因。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看,水土流失状况是衡量水土资源、生态环境优劣程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水土流失直接导致水土资源的破坏,降低人口承载力,加速资源短缺,恶化生态环境,引发生态危机,进而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如何处理发展经济和防止水土流失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我国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主要社会经济问题。通过监测,定量分析和评价水土流失与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水土流失与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国土安全、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的关系,水土流失与“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水土流失与贫困的关系。这对分析资源、环境成本,科学测算绿色GDP指标,为国家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提供翔实、可靠的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十分迫切和重要。水土保持监测任重而道远,
    2.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土保持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每年水土流失给中国带来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的2.25%左右,带来的生态环境损失更是难以估算。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中央明确提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和利益补偿机制。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国水土流失概况
第二节 水土流失监测概述
第三节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

第二章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理论基础
第一节 土壤侵蚀基本原理
第二节 土壤学理论
第三节 生态学理论
第四节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第三章 重点防治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体系
第一节 项目概况
第二节 项目实施的技术路线
第三节 重点防治区水土流失监测方法

第四章 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与实践
第一节 三峡库区治理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第二节 南北盘江治理区水土流失监测
第三节 西辽河大凌河中上游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监测
第四节 黄河流域河龙区间多沙粗沙治理区水土流失监测
第五节 陕西省吴起县生态修复水土保持效益监测

第五章 重点监督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与实践
第一节 神府东胜矿区水土流失监测
第二节 辽宁冶金煤矿重点监督区水土流失监测

第六章 重点预防保护区水土流失监测技术与实践
第一节 东江上游预防保护区水土流失监测
第二节 子午岭预防保护区水土流失监测
第三节 长白山预防保护区水土流失监测
第四节 三江源预防保护区水土流失监测

第七章 典型监测点水土流失规律研究
第一节 东北黑土区--以黑龙江省光荣小流域为例
第二节 北方土石山区--以辽宁省东大道小流域为例
第三节 西北黄土高原区--以甘肃省安家沟小流域为例
第四节 南方红壤区--以湖北省王家桥小流域为例
第五节 南方红壤区--以安徽省三阳坑小流域为例
第六节 西南土石山区--四川省李子口小流域为例

第八章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信息管理
第一节 系统总体结构框架
第二节 系统功能
第三节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信息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