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20世纪农业科学技术大事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605153
  • 作      者:
    朱兵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朱兵,女,汉族,1961年8月出生,北京市人,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于北京农学院农学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1986年至今一直在国家图书馆从事科技参考咨询工作。重点是农业领域的参考咨询,为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提供高质量的咨询。1995年被评聘为副研究馆员,2008年被评聘为国家图书馆首批高级咨询馆员。中国圉书馆学会会员。
    作者先后在《图书情报工作》《情报杂志》《国家图书馆馆刊》《农业图书情报学刊》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了《SCl、SCIE来源期刊信息指南》,参编了《中国工具书大辞典》等。
展开
内容介绍
    《20世纪农业科学技术大事记》收录了1900~2000年,对世界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影响力的500余件事件,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具体发生地点、主要人物、事件内容、意义及对后来的影响等,具有选材精炼、内容准确、脉络清晰、查阅方便的特点。《20世纪农业科学技术大事记》是按照农业的基本结构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及食品加工业的有关内容穿插于前四类中)这四大类编排。考虑到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化学化是20世纪农业的重要标志,因此将农业工程和信息化、农业化学和植物保护单独编排,共六部分以大事记的形式分别展开对20世纪农业科学技术的回顾。《20世纪农业科学技术大事记》还对21世纪前10年世界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
精彩书摘
    1995年中国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获得成功
    1973年中国学者石明松从晚粳品种农垦58中发现“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是最早发现的光周期调节育性的雄性不育材料。1987年,国家“863”计划将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立为专题,袁隆平挂帅组成了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协作组开展全国性的协作攻关。中国农业科技人员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分离克隆出光敏核不育基因,其具有在长日光周期诱导不育、短日光周期诱导可育的特性。因此,这种不育水稻可以将不育系和保持系合二为一,进一步研制出只采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1995年中国宣布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获得成功,该项技术简化了繁殖和制种程序,减少了种子生产环节,降低了种子生产成本,普遍比同熟期的三系杂交稻每亩增产50N100千克,且米质一般都较好。
    1995年中国培育成功世界首例抗大麦黄矮病毒的转基因小麦
    由大麦黄矮病毒引起的小麦黄矮病,是小麦最重要的病毒病害,流行年份减产20%~30%。1990年,中国将小麦抗黄矮病生物技术育种列入“863”高科技计划项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卓敏率领的课题组和山东大学生物系等承担。经数年努力,课题组终于测出了黄矮病毒外壳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破译了其遗传密码,并进行人工合成。随后,他们应用花粉管通道法和基因枪法等转化途径,将人工合成的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导人普通小麦中。1995年12月1日《人民日报》载,世界上第一株抗大麦黄矮病毒的转基因小麦品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山东大学生物系联合培育成功。经过3种方法检测,证明外源基因确已存在于转基因小麦中,并稳定遗传到三代,对其后代的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转基因小麦能明显地推迟发病和减轻症状,表现出较好的抗病性和丰产性。这次在世界上首次获得的抗病毒转基因小麦,为小麦抗病育种奠定了坚实基础。有望彻底解决长期困扰中国小麦生产的小麦黄矮病。
    ……
展开
目录
20世纪农业科学技术的回顾
20世纪种植业的科技发展
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被重新发现
1901年荷兰德弗里斯提出了突变学说
1903年丹麦约翰森提出纯系学说
1904年加拿大桑德斯杂交育成小麦品种马奎斯
1905年英国比芬发表了小麦抗锈性遗传研究结果
1905年英国布莱克曼提出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定律
1906年英国的贝特森和庞尼特首先发现连锁遗传现象
1908年美国沙尔最先报道了玉米自交系间杂种一代的增产效果
1908年沙尔、l918年伊斯特分别提出超显性假说
1909年美国沙尔首先设计出选育单交种的基本程序
1909年米采利希学说被提出
1909年约翰逊首次提出基因是遗传单位的概念
1910年摩尔根提出连锁遗传学说
1910年布鲁斯提出遗传学的显性假说
1914年沙尔提出“杂种优势”术语
1914年英国的瑟马克进行燕麦杂交育种研究
1917年丹麦温格提出杂交后进行染色体加倍是物种形成的一种途径
1917年琼斯提出显性基因连锁说
1918年琼斯提出在玉米上生产利用双交种的建议
1920年美国加纳和阿拉德发现光周期现象
1922年美国哈伦和波普首先将回交育种应用于植物育种
1921年伯格纳发现单倍体植株
1924年成立国际种子检验协会
1925年中国丁颖在广州发现野生稻
1926年苏联瓦维洛夫提出作物起源中心学说
1926年《基因论》出版
1926年美国先锋国际良种公司建立
1927年缪勒开创了诱变育种
1929年苏联李森科提出阶段发育理论
1929年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成立
1929年中国罗国瑞在广东建立中国第一个沼气池
1930年木原均开始小麦染色体组分析
1934年托伦纳利用X射线育成了优质的烟草品种
1935年日本岩手农场选育出农林10号小麦
1937年布莱克斯利等利用秋水仙素诱发曼陀罗四倍体获得成功
1938年欧伯格发现半野生大麦
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第一次“绿色革命”
1940年金肯斯首创一般配合力的轮回选择
1941年戈尔丹提出单粒传的育种方法
1942年日本首次培育成功三倍体无籽西瓜
1943年美国佛克纳提出免耕法
1945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成立
1947年中国赵洪璋选育出小麦良种“碧玛一号”  
1948年古斯塔夫逊用芥子气诱发大麦产生突变体
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开始实行麦(油)棉两熟改制
1951年木原均首先获得山羊草核质互作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1952年法国的莫雷尔和马丁发明茎尖培养脱毒法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
1954年美国斯特朋斯等发现高粱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性
1956年中国洪春利等选育出矮秆籼良种“矮脚南特”
……
20世纪畜牧业的科技发展
20世纪林业的科技发展
20世纪农业化学和植物保护的科技发展
21世纪的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及展望
附录一:国家科学技术奖
附录二:世界粮食奖及其获奖者
参考文献
感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