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医学影像工程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1321699
  • 作      者:
    李海云,严华刚编著
  • 出 版 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医学成像及影像处理分析技术极大地推动了临床诊断治疗水平的发展。《医学影像工程学》系统地介绍了现代医学影像设备的成像物理原理、图像重建方法、系统基本结构、影像特征分析、临床应用特点、影像质量控制以及影像数据的传输存档和后续处理分析,并对目前的医学影像新技术和新方法.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医学影像工程学》可作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和医学影像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七年制医科学生的课程学习和教学参考书。《医学影像工程学》注重医学与工程的结合,对从事影像医学的相关研究人员和医疗技术人员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交互式的图像分析需要大量的图像应用系统软件支持,多种功能的图像应用软件支持3D图像导航、可视化显示及人机交互。还包括支持在灰阶图像上灵活地勾画出目标的轮廓交互式绘图功能。所有这些功能需求对医学图像分析的软件工具提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即便具备了必要的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设施,在3D图像中人工勾勒出组织的轮廓特征也是非常乏味和耗时的,因而在临床影像分析应用中并不具有很好的可行性。此外,人工交互影像分析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在一定程度上它依赖于观察者的主观感觉和判断。不同观察者和同一观察者不同时间段进行人工影像分析,其测量值不可避免存在差异。计算机交互式图像分析在解剖组织器官轮廓特征勾画方面要求具有丰富的临床影像诊断经验的放射科医生来完成,根据专家的知识来提高测量的精度。计算机医学影像自动分析方法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克服交互式人工影像分析存在的主观性这一缺陷。目前,已经开发出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的全自动影像分析方法。在图像分割方面,分割算法能很好地在人脑MR图像上分割出脑白质、脑灰质和脑脊液。开发了实用的多模态图像的配准和融合方法。而且已有功能强大的脑功能分析系统,能完成脑功能区的准确定位和可视化显示。在医学图像解剖轮廓特征提取分析方面,由于医学图像解剖组织拓扑复杂,组织边界模糊和不连续,采用算法软件准确提取解剖轮廓具有挑战性,目前尚无金标准,计算机交互式影像分析仍不失为一种比较可行的方法。应用算法软件进行自动检测分析通常要求人工介入来校正自动算法产生的偏差。
    三、计算机自动医学图像分析特点
    计算机图像分析已有众多的适用方法,发展非常迅速,在计算机视觉、图像理解和计算、运动跟踪分析、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较合适临床应用的医学图像分析方法不是很多。医学图像有其自身的特点。医学图像数据和模型都相当复杂。医学图像中组织器官拓扑复杂。不同的人、相同的组织器官解剖形态差异明显,正常组织器官和病理组织器官差异更缺乏一定的规律性,这给计算机自动医学图像分析带来挑战。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X射线成像
第一节 X射线的性质
第二节 X射线的产生
一、产生过程与特征
二、硬件参量和可调参量
三、X射线的滤过
第三节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一、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二、X射线束与物体的相互作用
第四节 X射线的探测方法
一、荧光屏和胶片
二、影像增强器
三、存储屏计算机X射线摄影系统
四、直接数字影像
五、造影技术
第五节 图像质量
一、分辨率
二、噪声
三、对比度
四、伪影
第六节 X射线成像链
第七节 数字减影技术
一、数字减影系统的设计
二、成像系统组件|
三、数字图像处理器
四、时间减影技术
五、能量减影技术
第八节 临床应用
第九节 生物效应与安全
一、X射线的生物效应
二、X射线的剂量学简介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医用超声波成像
第一节 声学物理
一、超声波
二、超声波在均匀介质中的传播
三、不均匀介质中超声波的传播
四、多普勒效应
第二节 超声波的产生和接收
第三节 超声波回波成像
一、影像采集
二、图像重建
三、数据采集与重建时间
第四节 多普勒成像
一、数据采集
二、图像重建
三、数据采集和图像重建时间
第五节 图像质量
一、空间分辨率
二、噪声
三、图像对比
四、灰阶成像伪影
五、多普勒成像伪影
第六节 成像仪器
一、一维阵列换能器
二、三维成像换能器
三、特殊换能器
第七节 临床应用
一、B超成像
二、多普勒成像
三、超声波造影成像
第八节 生物效应与安全
参考文献

第三章 X-CT
第一节 X-CT基本原理
一、概述
二、图像重建的物理基础
第二节 X-CT成像
一、数据采集
二、图像重建
三、CT三维成像
第三节 X-CT影像质量
一、CT影像特征
二、CT影像伪影
第四节 X-CT的结构与应用
一、X-CT扫描系统基本组成
二、X-CT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
三、X-CT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磁共振成像
第一节 磁共振基本原理
一、引言
二、磁共振的物理基础
三、磁共振的宏观描述
四、弛豫过程与自由感应衰减信号
第二节 磁共振信号与加权图像
一、磁自由感应衰减信号与加权图像
二、自旋回波信号与加权图像
三、反转恢复信号与加权图像
第三节 磁共振图像重建方法
一、空间编码
二、层面选择
三、相位编码和频率编码
四、图像重建方法
五、K空间
六、脉冲序列
第四节 磁共振成像质量
一、对比度
二、分辨率
三、噪声
四、伪影
第五节 磁共振成像系统
一、磁共振成像系统基本组成
二、磁体系统
三、射频系统
四、梯度磁场系统
五、计算机系统
第六节 磁共振成像(MRI)临床应用
一、中枢神经系统MRI
二、骨、关节MRI
三、胸部MRI
四、腹盆部MRI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磁共振成像新技术
第一节 磁共振血管成像
一、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二、对比增强的MR血管成像
三、MRA的临床应用
第二节 磁共振灌注成像
一、动态磁化率对比成像
二、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
第三节 基于血氧水平依赖的磁共振成像
一、fMRI的神经生理基础
二、fMRI的研究方法-任务设计
三、fMRI的图像采集
四、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五、BOLD-fMRI的应用
第四节 磁共振的扩散权重成像(DWI)与扩散张量成像(DTI)
一、成像基础——水分子的扩散与布朗运动
二、DWI的原理与技术
三、DTI的原理与技术
四、DTI的图像后处理
五、纤维束追踪
六、DWI和DTI的应用
第五节 磁共振波谱技术
一、MRS原理
二、MRS技术方法
三、MRS的量化和诠释
四、MRS应用
第六节 磁共振弹性成像简介
一、背景
二、磁共振弹性成像的方法与原理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核医学成像
第一节 放射性核索
一、放射性衰变模式
二、检测统计特性
第二节 光子在物质中的衰减
第三节 y相机成像
一、y相机
二、成像方法
三、成像质量
第四节 SPECT
一、SPECI、扫描机
二、成像方法
三、图像质量
第五节 PET
一、PET扫描机
二、成像的基础与方法
三、图像质量
第六节 临床应用
一、骨代谢
二、心肌灌注与存活力
三、肺栓塞
四、肿瘤
五、甲状腺功能
第七节 生物效应与安全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医学图像分析
第一节 医学图像分析基本原理
一、医学图像分析概述
二、计算机交互式医学图像分析
三、计算机自动医学图像分析特点
第二节 医学图像分析方法
一、计算机医学图像分析基本方法
二、基于像素分类的医学图像分析方法
三、刚性模型
四、柔性模型
五、医学图像分析算法验证方法
第三节 医学图像引导介入
一、医学图像引导介入概述
二、立体定向神经外科基本原理
三、立体定向神经外科基本方法
四、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的进展
五、术中成像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
第一节 PACS概述
第二节 PACS基本结构、设计原则及架构类型
一、PACS基本结构
二、PACS设计原则
三、PACS架构类型
第三节 DICOM与HL7标准简介
一、DICOM标准
二、HL7标准
第四节 PACS建设的关键问题
一、系统功能需求问题
二、影像接口问题
三、系统的工作流程问题
四、融合问题
五、医学影像的计算机可视化技术的研究
六、图像压缩和通信技术的研究
七、海量存储、检索技术及语音通信、图形交换、指令传输的研究
八、影像数据的安全性和系统稳定性问题
第五节 PACS应用
一、医学图像采集
二、海量数据存储
三、图像的显示和处理
四、数据库管理
五、影像传输的局域网或广域网
六、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第六节 PACS的发展趋势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