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寒热虚实的平衡才是血液的真平衡<br> 前面讲了那么多,其实总结起来血生病无非就四种情况,很好理解:血淤、血虚、血热、血寒。每种问题又都有各自的症状表现,大家只要对照着来看,就可以知道血液潜在的问题,然后注意保养,对症下药就可以了。<br> 第一节 按摩煲汤养就好脾气,血液再也不淤积<br> 血淤就是血液淤阻在体内,比如磕碰到了,就会出现青紫,这是从血管出来的血没流出来,变成了淤血。还有的血虽然没流出血管外,但运行受到阻碍,凝滞在身体的某个部位,失去了血液本身的功能,也是淤血。<br> 血淤的最常见表现就是疼。疼的地方固定,痛感很明显,像针刺或者刀割一样,到了晚上血行变慢,淤阻的迹象更明显,疼痛也就更强烈。女性月经颜色会比较暗,甚至闭经或崩漏。也可能体表或身体里有肿块。这种人唇色跟舌色也都发紫,面色也发黑。血淤住了不能营养皮肤,皮肤也会变得粗糙,失去光泽。<br> 要治疗淤血得先弄明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比如气滞血淤,平时就可以多按摩太冲和地机两个穴位,煲汤的时候可以放5~10克,几粒桃仁。桃仁有小毒,像孕妇就不要用了。如果是寒引起的血淤就可以按照下面的血寒症多加保养,煲汤的时候可以加5~10克当归,几颗桂圆,几片姜。血热导致的血淤除了后面提到的方法外,还可以喝些丹参鸡汤。<br> 虽然引起血淤的原因有很多,但我在这里要着重讲一下气滞血淤。血是靠气推动着走的,气血同源,所以气病必然会导致血病。<br> 中医讲究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任何一种情志过激时都有可能导致疾病。《素问?举痛论》中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气就好像是一只看不见摸不着的上帝之手,在引导着血的运行方向。七情可以导致气运行的变化,同理必然导致血的变化。情志的变化干扰了正常的气血运行,日久就会生病。<br> 现在彩票事业蓬勃发展,很多人梦寐以求能中大奖。而当你真的中了大奖,你是否能够正确地面对这份突如其来的惊喜,以及随之而来的生活巨变呢?这不就是《儒林外史》当中的范进中举吗!还有很多还奋战在网游第一线的孩子们,那种掺杂了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高度兴奋的活动会带给身体巨大的波动。有些人说,网游可以帮助自己缓解精神压力,因为游戏可以帮助发泄坏脾气;还有些人说,网络游戏可以帮助自己去结识更多的志趣相投的朋友。可是一旦不加节制,对身体的伤害绝对得不偿失。游戏中,时而因为“得到”喜,时而因为“争执”怒,时而因为“失去”悲,时而因为“迷茫”思,时而因为“突变”惊。这种长期的情绪的变化,日久必然会导致情志内伤。<br> 气是人可以自己调节,并且反应显著的治病因素。换句话说,这个病要不要得你自己完全可以做主。如果是气滞血淤,那就一定要从情志上给予调节。我平时对付“气”的方法就是运动、哭、笑。我刚到澳洲的时候学业压力和生存压力都很大,怎么办?又不能跟家人哭诉,跟朋友沟通也有限,就去跑步,运动到大汗淋淋,气随汗脱,这样可以使过盛的压力,也就是胸口积住的一团气随汗液排出体外,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使气血重新达到一个新的平衡。与人有冲突了,觉得委屈难过了那就哭。不要以为哭是女性的特权,男性也应该勇于尝试,如果怕别人看到,就找一个没人的地方,想怎么哭就怎么哭。哭有利于行气,气行则血行,不然就会活生生地憋出病来。同样,笑也有相同的作用。有笑料尽量大笑,笑出声音。笑可以助心行血,通经活络。每天要是能大笑三分钟,一定可以让你情志舒畅。<br> 在激烈的竞争和纷繁的人际关系中,像陶渊明式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出世境界,已是一种非分之想了。只有学会去面对,去解决问题,才能将七情致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br> 第二节 用四物汤来补补亏虚的血<br> 血虚一般就是指血少,不能给身体提供足够的营养,所以组织器官都变得虚弱。血是身体的营养物质,是身体正常运转的能源。血虚后,等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身体各个部位再健康,没有了养料的支援。 必定会逐渐衰弱。这就像给一个新车加了兑水的汽油。车再新再好,也只能勉强发动, 时间久了,发动机受损,就发动不了。<br> 血不能养头面,就会头晕眼花,嘴唇和舌头颜色也淡,没有血色,脸色发黄或偏白。心缺血就会心神不宁,心悸,多梦。经脉、皮肤缺血皮肤就不好,粗糙,发干,手脚爱发麻,指甲也没血色,发淡。女性的话月经量有可能变少,血色也淡,或者月经长时间不来。<br> 不少男性朋友认为自己又没有月经,因此血虚这个话题,离他很远。其实这是个误区。首先,中医中血的概念和功用要比西医的血大得多。其次,西医血的概念,不仅包括血量,还包括血中的多种物质。不少人认为自己没有失血,也就不存在血虚,就是忽略了血中物质的作用。不少的血液疾病,例如血小板不足,缺铁性贫血,就都是血中营养物质不足造成的。<br> 我的一个失眠的患者,人长得高高瘦瘦,一副弱不禁风的模样。他不仅面色白,连唇色和指甲的颜色都很淡。这个患者本身从事研究工作,常年失眠,健忘,很影响他的工作表现。最近还有头晕眼花、手脚发麻的现象。朋友远远看见他,跟他大声打个招呼,就能吓他一跳。他自己觉得缺乏男子汉气概,很苦恼。这个患者的最初失眠是血虚导致的。可是他未能认识到真正导致失眠的原因,一味服用些镇静安神的药物。再加上他的工作比较劳神,进一步损伤了心血,导致了血虚的加重。根据他血虚的病因,我建议他早上起来,先喝杯淡淡的红糖水。白天喝水的时候在茶杯里放几粒红枣。做晚饭的时候,加些红豆和大米同煮。每周都要喝一次鸡汤。这个鸡汤要加上传统四物汤的材料——当归,熟地,川芎和白芍。<br> 四物汤,被称为养血第一方。里面的当归自不必说,熟地黄补血滋阴,川芎能活血行气,白芍养血调经。家里面煲汤的话各放9克就可以了。因为女性疾病中这个方子用得较多,所以很多人觉得这就是个女性药。其实很多男性补血的时候也可以用这个方子的。<br> 第三节 桂枝加按摩,让寒血流起来<br> 冬天我们常听人说:“我都冷到骨头里了。”血寒的道理跟这个差不多,就是寒到了血里。用专业点的话说,寒邪入了血分。<br> 我们先说说体寒的人都有什么表现,大家可以对照着看看自己。寒邪遏制住了阳气,人肯定就怕冷,手脚也比较凉。热能蒸发水分,体寒身体里的水就不容易消耗,人体不缺水,所以不容易渴,即使喝水也喜欢喝热的。小便清长,便质不坚硬。<br> 寒则凝的道理谁都懂。就像水冷了,就流动缓慢,甚至结冰。人的身体遇到寒邪,血液的温度也随着降低,血液也就流动缓慢,甚至停止不前,导致血液淤积。健康的血液流经全身,可以滋养全身;同样寒冷的血液流过全身,也就把寒邪带到了全身。 就像瘟疫一样, 所到之处,处处得病。寒冷的血液到了膝盖等关节处,人们会得关节炎。 寒冷的血液流过女性的子宫,轻则月经不调,痛经;重则导致整个子宫都受到寒邪的侵袭而不能受孕。寒冷的血液流过头部,人们会头痛。流过心脏的时候,心脏受寒,发生胸痹,也就是冠心病。民间的俗语“十病九寒”,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br> 血寒血液运行不畅快,有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疼。手脚、肚子、头等部位都是常见的痛处。疼的时候得到温热就会缓解,比如有的人肚子疼,盖上被子用上暖水袋马上就觉得好很多。女性的话月经还可能会延后,经色也不是鲜红的,发紫暗,还会有血块。<br> 对于血寒的人, 可以每天坚持用热水泡脚。 因为“寒从足下生”,在中医的阴阳属性上,寒邪属阴,下半身属阴,所以对腿脚的保暖尤为重要。泡脚的时候,最好选用高一点的塑料桶或木桶。一是可以将整个小腿的下半段都泡到。二是水量比普通的盆大些,也不容易凉。如果头部微微出汗,是最好的。根据各人喜好,还可以加入几片姜或盐,也有助于驱寒和治疗脚部皮肤等疾病。此外,怕冷的朋友早上起来的时候,也可以喝杯姜糖水,可以温脉养血。<br> 像我以前的一个患者,她春夏秋三个季节都没事,可一到冬天,她就爱犯冠心病。冠心苏合丸就是她过冬的零食,总随身带着。她这个老毛病也给家人带来不少的苦恼,整个冬天,儿女都提心吊胆地过。 逢年过节出去吃饭,必定给她口罩围巾的包个严实。她年轻的时候就手脚冰凉,属于阳虚的体质。 一到冬天遇到寒邪侵袭,心脉受凉,这个冠心病的毛病就犯了。<br> 除了正常的用药,我让阿姨自己买点桂枝放在水壶里,当茶喝。桂枝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对祛除寒邪最为有效。我又教给她一个简单的温热心经的自我按摩方法。从小拇指到手肘的内侧连成一条线,这是手少阴心经的位置所在。用另一只手反复摩擦这段,摩擦到发热为止,长此以往就会增强心脉血液的运行,让血液的循环流畅,不容易淤结。<br> 第四节 八个指蹼去血热,血液清凉不伤阴<br> 热的人表现很多,比如喜欢凉的东西,容易渴,总烦躁,小便短黄,便秘,舌红苔黄等,都是热证的表现。<br> 如果把范围缩小到血热,那主要就以血和皮肤的表现比较明显了。血热一方面会使躁动的血液不遵循原来的轨道运行,这样就会出血,比如流鼻血,尿血,月经量过多等,很多人会长疖子、闷头等。血中的热毒聚集在身体的某个经络、部位,就会在相应的部位出现红肿热痛的症状。<br> 血中的热毒每天都会产生,但是由于人体正常的代谢功能,毒素会通过汗、尿、便排除体外。当血中的毒素得不到很好的代谢的时候,就会随着血脉的运行散于全身各处,一旦找到适合停留的部位(尤其是阳经比较表浅的部位,例如面部、背部等),就会不断淤积,形成疖肿。初起的时候,这种疖肿可以满足身体排毒的需要,问题还不大。时间久了,当体内的热毒不能够及时以疖肿的形式排出毒的时候,便会开始寻找新的落脚地——内脏。毒素的量还在内脏承受的范围内时,表现在外的症状不是很明显,超过内脏能承受的范围,各种毛病就出现了。<br> 一个男性患者,脸上一直起痤疮。 二十多岁的时候觉得没什么, 以为是青春期的正常反应。他平时喜欢吃辣的食物,并有便秘的烦恼,怕热,不怕冷,朋友们一直说他是年轻,火力壮。可现在三十有五了, 前几天整个脸痤疮大爆发,没有一点好的地方,甚至整个脸都肿了起来。各种清洁型的洗面奶,去油产品,他都试过了,看医生也只给开了些激素药膏。可是按下葫芦起来瓢,这处好了,另一处又起来。害得他平时根本不敢出门,下了班马上就回家。<br> 其实这是由于他体内血热,血行加快或血行力量过大,易使体内毒素上升,热毒相结,蕴于面部皮肤引起的。我给他在大椎穴上放血拔罐。并让他自己反复掐拔八个手指的指蹼。这八个指蹼是八邪穴所在的部位,对于治疗热证有奇效。<br> 除了这些方法外,血热的病人,也一定要注意调理情志。一则情绪激动或抑郁,在体内化为火气,加热血液,导致血中热毒的产生。 二则气滞伤肝,肝的本性是喜条达,而恶抑郁的。生气会使肝郁化火,内生火热,化为血中热毒。<br> 如果有明显的血热症状,可以像我做的,在大椎或相应的位置放血拔罐,还可以掐按八邪,这都是去热比较快的方法。平时还要注意忌口,别吃辛辣燥热的东西。平时煲汤可以放些玄参,也可以用玄参、槐花、菊花等泡水喝。当然,这种单味药物的食疗茶疗方并不全面,不可能像药方那么对症,但作为平时清热凉血的调剂也是既方便又实惠的。<br><br> 好胃是养出来的<br> 人先天禀赋不同,有的人脾胃功能强些,有的人差些,但基本都是能够正常工作的。胃也是一个能够兼收并蓄的脏器,冷热酸甜,一股脑塞进来,它也都笑纳了,只要它还能动得了,也就任劳任怨地消化着。但我们还是会胃疼,会反酸,会吐,甚至病得更严重,这是因为我们实在太不善待这个好脾气的脏器了,好胃是天生的,更是养出来的。<br> 我有一个好朋友,上学的时候经常去她家吃饭,每次只要一放下筷子,她就马上跑到屋里去躺个10分钟,我开始很奇怪,她妈妈就告诉我说:“她胃不好,一吃完饭就胃疼,不过躺一会儿就好了。”果然,没多久她就爬起来了,还洗了一果盘苹果,坐在那儿咔咔地吃起来。现在想想也挺有意思,胃疼在她来说好像都是每天饭后必走的程序了,好在她后来保养得好,要不还不知道会怎样呢。<br> 如果换成现在,我一定会给她按心俞穴。心俞对治疗疼痛的效果特别好。中医讲“诸痛疮疡皆属于心”,这里的“诸痛”,其实就包括胃痛。当然,这句话涵盖了好多的含义,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但是对于胃痛、胃酸、胃胀的患者,按心俞的方法屡试不爽。这种胃痛患者也就“不药而愈”了。学会这个方法,不但利己,而且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帮助别人。但是这毕竟只是治标之法,要想彻底根治胃病,就要标本兼治,治标的同时,也要兼顾病根。所谓的病根,即气血虚弱,脾胃失养。要知道,胃病三分治七分养,全靠治疗而自身不能坚持保养的,始终是不能够彻底根治的。究竟能否根治胃病关键就在于患者自身的态度。<br> 其实不管什么胃病,都跟吃脱不了干系。饮食方面对于胃病的患者非常重要,总的原则就是“宜软不宜硬,宜熟不宜生,宜甘不宜辛,宜少不宜多”。食物应柔软易消化,不宜吃生冷,不宜吃辛辣,应当少食多餐。一般来讲可以多吃粥,在炖粥的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一些补益脾胃的食材,例如肉(猪、牛、羊、鸡)、鱼片、山药、枸杞、大枣,等等。将粥煲至烂糊状最佳。<br> 除了知道该吃的,养胃更要知道不吃什么。把握好什么不该吃,你就已经成功一半了。海鲜中的螺类,因质地较硬不易消化,虚弱的脾胃消化起来会有些困难,但是螺类又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吃的时候就可以把它切成片做粥,这个不但解决了硬的问题,同时也饱了口福。<br> 油炸类的食品也是许多人喜欢的食物,但是这类食物一是过于油腻,二是也有硬度,不宜消化。所以平时就少吃些油炸的东西,实在想吃就增加咀嚼的时间。<br> 豆类的食品,大家都知道含有卵磷脂,有益健康,但是对于脾胃不佳的人来说,应当注意豆类食物可能会加重腹胀。辛辣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胡椒、榨菜、芥末、大蒜、洋葱和韭菜等,会刺激胃肠道的黏膜,加重胃部的症状,尽量少吃。现代人都很注意吃生鲜蔬菜,这样可以保证其中的营养不流失,像生番茄、生黄瓜、生菜,等等,可是对于脾胃弱的人来说,吃这类食物其实是在无形之中加重了脾胃的负担,因为生冷的食物需要脾胃先将其腐熟,然后才能进行分解消化。虽然生鲜果蔬的营养含量高,可是相比之下得不偿失。还是吃煮熟的食物为好。等到脾胃功能强健后,再考虑吃这类食物。此外,烟、酒、浓茶和咖啡,也非脾胃虚弱人群的消费范畴,有害无益。<br> 前不久给一个4岁的小男孩看病,他就是整天肚子胀得圆滚滚的,医院也就说腹胀,药也吃了些,但总是好一阵又回来。小孩拍着自己圆圆的肚子,一点都不觉得是病,就是说感觉不大好。我问他平时都吃什么,他父母说:“他喜欢冰淇淋,天热,喜欢吃冰西瓜。”就养生来看,外国人真是没中国人注意。我告诉他们说:“瓜一定不能吃了,凉的也少吃。晚上切些姜,放在锅里用大火煮开,中火再煮15~20分钟,然后关火,喝不惯就加点糖。”<br> 对胃寒的人来说,最好的就是生姜。生姜归肺、脾、胃经,不但能散寒,还能止呕。但就暖胃来说,要把生姜的新鲜劲儿煮掉,这样能增强温中行气的作用。胃寒的人还要注意少吃没鱼鳞的鱼,没有鱼鳞的鱼多是深海鱼,深海鱼寒性大,吃多了体寒。<br> 还有患者跟我说过:“我妈总烧心,还吐酸水,我现在天天给她按心俞这个穴位,按得她龇牙咧嘴的。”我笑着说:“老人家受不了太大力,也不能可着劲儿按啊。老人家要是只烧心、泛酸,你就给她买点生花生,剥皮后晒干,红衣不用剥下来。等她再烧心的时候就吃一小把,特别管用,尤其是那种看上去抽抽巴巴的,效果更好。”这个方法可以算民间验方了,我家里老人就常吃,问她们是怎么知道的,他们就说以前大人都是这么吃的,一般10来分钟就没事了,效果好得很。<br><br><br> 治血四宝<br><br> 现代人两极分化很严重,尤其是在小孩子身上,表现得更明显,胖的胖得像个小皮球,瘦的瘦得一把小骨头。很多年轻的女孩子就喜欢吃零食,钱没少花,东西没少吃,人在太阳底下站站就头晕眼花。还有月经来了就不走,或是走了就不来的。年纪大的人倒是都挺注意健康,七子八婿给买的补养品一堆一堆的,实际有作用的却没多少。其实想让身子骨好点,平时注意营养就行,不用一口气地大补,更不能坐视不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身体变糟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身体需要我们每天去呵护,才能青春常在,到老也有个好身板。<br> 产妇大补气血,桂圆肉最妙<br> 桂圆就是晾干的龙眼,补血的食物、药物有很多,桂圆最大的优势就是味道好,大人小孩都爱吃。补血的同时还能治疗健忘、心悸、神经衰弱和失眠。<br> 桂圆可以做成代参膏。听这个名字就让人觉得功效显著,都能起到代替人参的作用了。把桂圆放在碗里,根据口味放些白糖,火大的人可以再放3克西洋参。然后盖上盖,放锅里蒸。要吃的时候盛出一匙,用开水一冲就行。对年老体弱,大病,气血不足的人最是补益,尤其是生完孩子有气血不足症状的产妇,吃这个特别好。<br> 白芍药,善治女人血<br> 芍药药用的时候一般分为赤芍和白芍。白芍味道酸苦。中医认为酸性的东西有收敛的功效,比如平时天不热也特别爱出汗,身体发虚的人,或者晚上醒了的时候发现一身汗,这都是身体不能摄住津液,所以汗液自己就出来了,这时就可以用酸性的东西来敛汗,就是把这些东西稳固住,拴在身上,不让它们外泄。所以白芍除了大家熟知的养血的功能外,还能止痛和收汗。<br> 白芍加干姜能治很多妇科病。比如痛经的人,就可以用100克的白芍加25克干姜,磨成末,分成八份,在月经来时,每天吃一份,一天吃一次就行,连着吃三个星期,只是吃的时候要用黄酒送下,很多人不大习惯黄酒的味道就比较麻烦了。<br> 就居家养血来说,可以直接煮水喝,10克就可以。也可以炖汤的时候放一些在汤里。但是泄泻的人还有虚寒腹痛的人就不大适合<br> 吃了。<br> 饭桌上的家常菜竟是补血大功臣<br> 如果我说金针菜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但提到黄花菜知道的人可是不少。从西医的角度讲,黄花菜含铁量特别大,比大家熟悉的菠菜高了大约20倍,同时它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br> 黄花菜性凉,所以身体燥热的人吃比较好,身体太热会煎熬血液,血也就会变干。而治疗痔疮便血时可以把30克左右的黄花菜放水里煮,之后加点红糖,早饭前一小时喝下去,连着喝个三四天就会有好转。<br> 其实对于一般缺铁性贫血的人,做成家常菜吃就可以,跟菠菜一样,可以说就是蔬菜,吃什么都是吃,吃些有营养的不是更好。<br> 污染严重,吃点黑豆解毒又活血<br> 黑豆就是黑色的大豆,虽然老百姓多把它当成一种普通的粮食,可实际上,它的药用价值还是很大的。黑豆有三大作用是我们平时可以用到的,活血,利水,解毒。<br> 黑豆性寒,适合血热的人吃。比如有些人皮肤上特别爱长一些疮痈、小疖子什么的,就是血热的一种表现。热会把血里的水分烤得比较干,所以血就变得黏稠淤结,这时就可以用黑豆来活血化淤了。<br> 黑豆入肾,肾主水,所以黑豆利水的作用也是很强的。比如身体总水肿,就可以利用黑豆的这个功效,让身体里多余的水分变成尿液排出去。<br> 脸上、身上经常长痘痘、起包,还带着发红、发热、疼痛等感觉的,尤其是最后会流脓溃破的,一般都是热性疮疡,有这些问题也说明血热,煮些黑豆吃最好。但黑豆不能多吃,多吃伤脾。<br><br><br> 对于健康问题,你问一百个医生,可能得到一百个不同的答案。但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些观点很难说谁对谁错,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向着相同的目标在前进。<br> 想要做到自我保健,就要先了解人体。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不是很容易,毕竟,人体是那么复杂。但要是找到一个切入点就会容易很多。<br> 无论学没学过医,绝大部分人都知道人体器官功能正常运行是依赖于良好的血液滋养,简单地说,人就好比一棵树,血液就是水,就是养料,是维系生命正常运转的一个基础。所以,良好的血液环境就是夯实的地基,地基不好,身体这座大厦就要塌掉。这本书就是从血入手,带领大家从这个切入点开始,重新认识健康问题,认识我们的身体。<br> 血——咱老百姓都知道——红色的液体,在血管中流淌,遍布全身各个角落,维持着人体的正常活动功能,担负着输送养料,以及携带垃圾,清理内环境的重要作用。血,不能多,不能少,不能稀,不能稠,不能热,不能凉,否则人就生病。<br> 天人相应,自然与人是互相感知,相互呼应的。换句话说,就是人体的现象在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影子。那么血在自然界中的“影子”是什么呢?就是水。<br> 水是地球的血,是动植物的生命源泉。水具有流动性,可滋润万物。血与水的作用是相类似的,也具有流动性,能滋养脏腑,维持体内新陈代谢。水出现问题,可以形成自然灾害,可能导致动植物的灭顶之灾;血出现了问题,人体内环境就会出现灾害,脏腑器官就面临着灭顶之灾。两者是相通的。<br> 水源的不足会导致旱灾。在过去的2100多年里,中国就出现了1300多次大旱灾。旱灾就是缺乏水,农作物因此枯萎,产量降低,甚至是颗粒无收,饿殍遍野。同理,血不足也会导致人体内部的“旱灾”。血少了,五脏六腑得不到充足的滋养,皮肤会像板结的土地,细胞会像干瘪的麦粒。失血过多,五脏六腑干脆就停止工作,生命也就随之结束。<br>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过盛,就会导致水灾。同理,血过盛,就会像洪水一样冲击堤岸(血管),血压就会上升,决堤了就形成脑溢血。如果血里面有很多黏稠的垃圾,比如胆固醇,河床就会拥堵,形成血栓……<br> 总之,血的问题就是健康的问题,就是生命的问题,通过这么小小的一本书,不能告诉大家健康的全部,但通过这么小小的一本书,也足以让大家看到健康的一个侧面,从而以一种更健康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并且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