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性方面来说,人类男性已经跟他那些猿亲猴戚有了很大的不同。那些亲戚通常只有一种性策略,他却有两种。第一种是堕入爱河,跟 某个特定的女性结成对偶。跟有些人的说法不同,配对行为并不是一 个文化浸润的结果,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生物本性。配对过程当中的 情感波动说是什么都可以,偏偏不能说是文化熏陶。它是一种深层次 的生理活动,起因是男性(以及女性)身体当中的剧烈化学变化。这 种情形乃是全球通例,有些社会试图将其他一些不合理的交配制度强 加给成年人类,但却依然不能阻止人们的配对行为。在很多情形之下,一旦配对过程开始,配上对的两个人就宁愿面对囚禁、拷打乃至死亡 的厄运,也不愿放弃自己选定的配偶。从进化的角度来看,人类对偶行为的优势在于,它可以让小规模 部落当中的男性猎手平均分享部落里的女性。跟其他雄性猿类不同,人类男性必须合作打猎,因为落单的猎手没有猎物跑得快,也没有足 够的力量来制服猎物。带头的猎手需要男性同伴的积极配合,要是把 部落里所有的女性据为已有的话,一起出去打猎的时候就很难指望其 他男性的通力合作。在以往那个部落聚居的时代,对偶制度为部落的 男性成员创造了较大的公平。尽管社会等级依然存在,个体的地位有 高有低,猎人队伍顶层和底层之间的差别却比先前小了许多。千万不要错误地以为,这种新鲜出炉的合作态度是我们的一种 “文雅”特质,不要以为它来自一种全新的精神意识、来自后天习得 的自制和上天启发的无私。实际上,它只是我们最基本的动物特性之 一。道学家们似乎经常认为,人这个物种的生物天性就是自私自利、 相互竞争,只有道德训诫才能引导我们走上一条乐于助人、大公无私 的利他主义道路。真相却是,所谓的利他行为深植于我们的遗传基因 当中。如果我们没有发生遗传上的变化、没有变得更乐于守望相助,早期的人类部落压根儿就活不下来。荒唐的是,所谓的无私行为恰恰 是一种自私的举动。除此之外,部落当中的对偶交配制度还有一个重要的好处。有它 就有了家庭,家庭里的孩子既认得自己的母亲,也认得自己的父亲。其他物种的幼崽都享有母爱,人类的幼崽则比它们多得了一份父爱。突然之间,幼年子女从家长那里得到的保护就翻了一倍。身为人父的 人类一旦将自己的新生儿抱在怀里,就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舐犊之情,将来便会投人许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养育自己的后代。进化历程之所以要把人类男性转变成一位尽责的父亲,原因是我 们这个物种养儿育女的担子实在是太重,做母亲的一个人实在是挑不 起来。相形之下,母猴子的担子就要轻得多。它的孩子生下来就懂得 主动抓住它的皮毛,骑在它的背上到处跑。新生的猴崽子相当早熟,根本不需要父母来带,也不需要放在窝里。它长得很快,用不了多久 就可以在母亲身边蹦蹦跳跳,遇上危险也知道迅速逃回母亲的怀抱。没等母亲产下又一个需要照顾的孩子,先出生的那一个就已经基本算 是独立了。这样一来,做母亲的永远也不需要操持一个大家庭。跟母猴子截然相反,做母亲的人类需要照顾一堆幼崽。她的孩子 初生时完全不能自理,头几个月都需要一刻不停的关注,一两年之后 也还是得完全依赖母亲,尽管到那个时候,下一个孩子已经降临人世。以此类推,做母亲的最终就得照顾整整一窝孩子。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有一位呵护备至、充满关爱的父亲伸出援手,小孩存活的几率就 会大幅提高。另一方面,从男性的角度来看,自己的父爱越是强烈,自己的后代兴旺发达的机会也就越大。就这个方面而言,人类男性更像鸟类,跟猴子倒不大一样。鸟类 的幼雏以鸟蛋的形式降生,也是完全不能自理,孵化鸟蛋的家长重任 需要雌雄双方共同承担。如果雄鸟不去分担在鸟蛋上坐着的职责,雌 鸟就会饿死,等不到鸟蛋孵化的时候。要是雌鸟为免于饿死而出去觅 食,雄鸟又不去接替雌鸟的工作,没有遮蔽的鸟蛋就会冷却下来,里 面的小鸟也会死亡。这样一来,对偶就成了鸟类的典型交配制度,几 乎在每一种鸟类当中都有发现。人类之所以选择这种制度,理由也跟 鸟类一样,是因为孩子需要父亲的深切关怀。P9-1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