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药物的治疗作用对脏腑经络有明显的选择性,所谓归经,就是药物发挥治疗作用的具体部位。治某经或某几经的病,就归这经或这几经。归是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统称。
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来确立的。因为经络起着沟通人体表里内外的作用,生理上相互协调,发病时也相互影响。所以,表证可以影响到脏腑,里证又可反映到体表。通过系统的归纳分析,四诊合参,确定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通过药物的治疗作用,便可得出归经所在。
掌握归经理论,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但运用归经理论,必须考虑到脏腑经络间的关系。由于脏腑经络在生理上相互关联,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因此,在临床用药时往往不单纯使用某一经的药物。还须注意的是,勿将中医脏腑经络定位与现代医学的解剖部位混为一谈。再者,归经所依据的是用药后的机体效应所在,而不是指药物成分在体内的分布。
升降浮沉是中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医临床处方用药的基本法则之一。各种疾病在病机和证候方面,常常表现在向上,如呕吐、气逆喘息;向下,如泻利、崩漏、脱肛;向外,如阳气浮越而发热、自汗、盗汗;向内,如表邪不解、疹毒内攻等病势趋向。选用一定药物进行治疗,可以消除或改善这些疾病状态。所以,药物的作用同疾病表现是趋于相对来说的,也就是具有升、降、浮、沉等性质。升和降,浮和沉是相对的。升就是上升,降就是下降,浮是散发,沉是泻利的意思。凡升浮的药,都是主上升而向外,有升阳、发表、散寒等作用;沉降之药,都是主下行而向内,有潜阳、降逆、收敛、清热、渗湿、泻下等作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