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他所率领的探险队被困在冰天雪地里,队员们吃不到任何新鲜蔬菜,只能依靠干粮维生。没过多久,探险队员们就发觉他们的身体越来越虚弱,其中有些人甚至出现了关节疼痛、皮肤斑点、牙龈肿胀溃烂等症状。不久,一些体质较弱的队员相继去世了。当时他们患的是因维生素C缺乏而导致的坏血病。16世纪,尚没有人知道这种疾病,而探险队员患坏血病客死他乡的事例却时有发生。
就在探险队员们被笼罩在死亡的恐惧中时,他们遇到一个印第安土著人,印第安人将当地加勒比海岸松的树皮和松针捣碎熬汤,让探险队员喝下,并指导他们将剩余的残渣涂敷在患处。结果,这些探险的法国人幸免于难。
20世纪20年代,匈牙利科学家艾伯特·森特哲尔吉(Albert Szent-Gyorgy)博士发现了维生素C,他的维生素C是从植物中提取的,纯度并不高;维生素C可针对性地治疗坏血病,所以,被形象地称为抗坏血酸。森特哲尔吉博士因发现了维生素C给人类带来福音而获得诺贝尔奖,被世人尊称为“维生素C之父”。
不久,加拿大的科学家成功地在实验室里合成了维生素C,而合成的维生素C是100%的高纯度。根据正常推论,合成维生素C对坏血病的治疗作用应强于森特哲尔吉博士从植物中提取的、纯度并不高的维生素Co实验的结果却恰恰相反:合成的维生素C几乎没有抗坏血病的功效!于是,森特哲尔吉博士相信,他发现的植物维生素C里还有其他成分。不久,森特哲尔吉博士从他粗提的“维生素C”里发现了另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可以降低血管的渗透性,依据维生素C的命名原则,森特哲尔吉博士将其命名为“维生素P”。其实这是一种叫做“黄酮”的化学物质。由于自然界的黄酮种类很多,当时的分离技术也不成熟,森特哲尔吉博士的实验,并未能断定这种“黄酮”类的物质的属性是否真正属于维生素,也无法确定它是否是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所必需01950年,美国食品医药管理局(FDA)判定:“维生素P”是一个错误的概念。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