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干老“我最喜欢的四味药——天竹黄”后,真折服于干老治学之精。通过学习这篇医话,不仅使我对天竹黄这味药的认识又加深了一步,关键是使我们了解了干老如何学习和运用中药的方法。
说对天竹黄这味药的认识又加深了一步,有三点原因:第一是因为通过这篇医话,知道了天竹黄的来源及质量如何鉴别,如“竹黄,为大的竹子,被寄生的竹黄蜂咬伤后,创口流溢出分泌物,液汁贮积于竹腔竹间,经干涸凝结而成的块状物,这个块状物质地轻而松脆易碎,表面呈乳白或灰白或灰蓝色相杂,轻轻一压即成粉未,手感润滑细腻吸水力特强,但却不溶于水,其中呈片状者为上品,称片子黄。”这些在过去读过的中药书中不曾看到过。第二,懂得了竹黄这味药为什么以“天”命名。原来我们“中药习惯上把大的称奎、京、天,如奎白芍、京元参、天花粉等,所以竹黄冠之以天,也属惯例”。第三,通过这篇医话,了解到“天竹黄”这个“黄”不是药的颜色,而是竹子的一种疾病,利用竹子的这种病变结果作为中药,以疗人病。确如干老在医话中云:“有人认为其色为黄,非也。其实并不黄,这是望文生义的想当然”,“黄古作疾病来解释,《隋书·麦铁杖传》‘瓜蒂喷鼻,治黄不差’中的‘黄’,就是病字。又《宋史-宗泽传》记载:‘时方疫病,牛饮其毒,则结为黄’。牛黄为牛的胆结石,当然又是病牛的胆结石称牛黄,那末竹腔内的病变之块,当然为竹黄”。以上这些是我学习这篇医话后,对天竹黄的一些新认识。而这些都还是对药物了解的一般常识。
重要的是,通过这篇医话我们了解到干老学习和运用中药的方法。干老说他“临床运用竹黄已有70年左右(干老2002年发表此文),直到近30年来才发现它的妙处,用之左右逢源,有如神助”。他在临床中运用中药的方法和临床体会是:根据疾病的主要症状特点或要素,找出具有针对这些症状特点或要素的药物来治疗。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