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杏林闲话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4311544
  • 作      者:
    李昌达著
  • 出 版 社 :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1.祖国医学本身就是一部唯物辩证法,既讲常,又讲变;既讲顺,又讲逆。
  2.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病的锐利武器,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优势所在。
  3.运用阴阳五行学说于临床,对治疗疑难杂症可说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4.人是一个整体,局部病变往往牵涉到整体、牵涉到其他器官。
  5.一脏有病,不能只治有病之脏,而要在表里之脏、相生相克、相乘相侮之脏寻之。
  6.《黄帝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由气血化生,正气来源于先天之元气和后天水谷(饮食)之精气。人之饮食(水谷)通过脾胃的生化输布,化而为气、为血,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筋络皮毛无不赖气以煦之,赖血以濡之。气属阳,血属阴,阴平阳秘,五脏六腑功能协调,疾病焉有不愈者乎。故中医治病,扶正祛邪是重要一着,贯穿治病的全过程,病好了,身体也要好。
展开
作者简介
  李昌达,男,四川省平武县人,1926年生,四川大学法律系毕业。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第七、八届委员;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员会第一、二届常委、秘书长,第三届顾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委员会第五、六、七届委员;四川省外向型经济文化丛书编委,兼中医中药卷主编(另两位主编是成都中医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凌一揆,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主任医师陆干甫同志);四川巴蜀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现任四川巴蜀文化研究会学术顾问。
  中医系家传,十二岁即开始学习中医。1979年落实政策调回成都之前,在四川省名山县中医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978年被列为名老中医。调回成都之后,曾与李克光、王静安、赵棣华等同志创办成都市老中医经验讲习班,任班主任并为学员授课。1987年至1993年被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名老中医门诊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门诊部、农工民主党四川省委主办的金河门诊部聘为特约医师。1994年离休后至2002年在家中为病员服务。
  1978年至今在《新中医》、《成都中医学院学报》、《四川中医》、《重庆中医药杂志》等发表文章20余篇,已出版专著《疑难杂病治验录》、《疑难杂病治验录续编》和《肿瘤治验录》,共约85万字。
展开
内容介绍
  祖国医学要发展,要与时俱进,要发挥优势就绝不可以留一手,绝不可以传子不传女、传媳不传女,甚至对自己的子女也要留一手,致使许多宝贵的东西失传。时至今日不能再干这样的蠢事了,一定要破除这些封建性的陈规陋习。
  中医十分重视养生之道,《杏林闲话》除专篇论及外其他多篇皆寓养生之道于其中,读者玩索之中可有得矣。
展开
精彩书摘
  本方是王清任诸活血化淤方中应用最广泛的一个处方,用以治疗胸中血府血淤之证。后贤以“脉者,血之府也”(《内经·素问》)及“脉乃人体脏腑、四肢、筋骨、肌肉、皮毛等周身气血之通道”的理论,提出本方能治疗人体无论由于何种因素而发生血淤所致之多种疾病。笔者在临床近五十年的医疗实践中,运用本方加减治愈了不少长期治疗不愈的或检查不出的疑难杂证,请参看由北京学苑出版社出版的拙著《疑难杂病治验录》。笔者的体会是:
  (1)久病,正气已虚,治当扶正祛邪。本方当加黄芪60~120克,若无外邪更应加参。
  (2)冠心病、心绞痛、房室传导阻滞用本方加黄芪、人参补气活血,投之应手取效。1998年5月,在会议期中老友杜某,74岁,素有心脏病,忽然心绞痛,立即送医院,诊为房室传导阻滞。用本方加黄芪120克收到了一剂知、二剂已的满意效果,乃又出席会议至结束。
  (3)韩某,女,59岁。顽固性失眠,斑秃,长期发热,笔者用本方加黄芪120克、太子参30克,连服12剂而诸症皆愈,又用丸剂以巩固疗效。四年后(2001年)带其孙儿来就诊,方知其30年的失眠及斑秃、长期发热等均愈,后未有反复。
  (4)本方加全虫、蜈蚣、钩藤、黄芪治三叉神经痛多例,偏风寒者加防风、北细辛、白芷;偏风热者加菊花、白蒺藜、石决明。痛止而面部口唇发麻者,重用黄芪。
  (5)头痛、偏头痛有长达四十余年者,本方加蜈蚣、全虫,重用黄芪,数剂即可治愈。这类病例不少,此所谓久病多淤、久病人络、久病多虚,本方加黄芪即为对证良方。为了不致再犯,尚须酌情用丸药巩固之。如单位传达室冯某之老伴,女,68岁。20多岁即患偏头痛,经期痛甚,感冒亦然,睡眠不好第二天头痛不止,甚则呕;绝经后每为感冒所苦,而身体日益虚弱,感冒不断。头痛止后嘱其须用丸药扶正祛邪、增强体质,以御感冒免致复发,病家不以为然。后果因外感诱发,乃又邀诊,愈后仍建议用丸药巩固,其子颇孝,大为赞同,因请疏方。连服三剂丸药后不再容易感冒,头痛亦未再发作,至今七年矣。
  ……
展开
目录
1 也谈中医的整体观
2 谈阴阳五行
3 读《哲眼看中医》后想到的问题
4 谈气血
5 谈养生保健
6 谈防老抗衰
7 谈美容
8 健康应自胎儿始
9 谈锻炼
10 疾病的信号
11 对脉的点滴体会
12 谈“治病难”
13 谈感冒
14 谈癌
15 舌癌(附肝癌、直肠癌)
16 口腔扁平苔藓
17 口腔白斑
18 跖疣
19 复发性口腔溃疡
20  巨型血管瘤
21 谈不孕症
22 妊娠呕吐
23 男性不育
24 中医对月经病的治疗
25 小儿麻痹证81例治疗简介
26 小儿弱视
27 谈偏头痛
28 谈低烧
29 耳鸣
30 中医不能治急性病吗?
31 谈“红眼病”的中医治疗
32 鼻槁(萎缩性鼻炎)
33 谈过敏性哮喘的中医治疗
34 谈肺结核、疟疾等病的治疗
35 谈乙型肝炎的中医治疗
36 脑梗塞、脑萎缩
37 肾萎缩(附肝萎缩)
38 肾病综合征
39 谈骨质增生的中医治疗
40 腰椎间盘膨出的中医治疗
41 痿证(进行性肌萎缩)
42 脐流臭水
43 黑变病
44 遍身红疹
45 体内瘙痒
46 谈糖尿病治法
47 从范进中举想起的
48 谈抑郁证
49 谈麻杏甘石汤
50 谈葛根汤
51 谈白虎汤
52 谈麻黄附子细辛汤
53 谈小青龙汤
54 谈小柴胡汤
55 谈炙甘草汤
56 谈猪肤汤
57 谈保产无忧散(汤)
58 谈补阳还五汤
59 谈血府逐淤汤
60 谈活络效灵丹
61 谈镇肝息风汤
62 北细辛
63 童便
64 蛇药
65 谈谈铁斑鸠
66 蛋黄油的制作和应用
67 针灸治病
68 杏林见闻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