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名家教你读医案:从医案中领会名医理法方药思路的18堂课.第2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144152
  • 作      者:
    马继松,吴华强,江厚万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从医案中领会名医理法方药思路的18堂课-名家教你读医案-第2辑》作者在认真阅读了近百位名老中医的医案类学术著作后,遴选出原著中最精华的医案进行了详细研读并予以画龙点睛的评述,使这些名老中医在医案中蕴涵的理法方药经验得以较好的传承和弘扬,对年轻一代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及中药工作者均颇有参考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无独有偶,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周总理办公室一段姓工作人员,38岁,胃溃疡大出血,西医欲手术急救,因其爱人在外地,故请周总理代表家属在手术通知单上签字,总理认为不妥,将其爱人用飞机接至北京,她坚决不同意手术,故总理请蒲辅周老中医治疗。蒲老认为,吐血虽已两昼夜,但尚未穿孔,可服中药止之。询患者因劳累、受寒且服冷饮致血上溢,不可用凉药,即予侧柏叶、炮姜、艾叶煎浓汁,兑童便频服,次晨血即渐止。后加西洋参、三七等,四诊参入阿胶、肉苁蓉等,仍兑童便,20余年未再发。当时卫生部主办的高级西医学习中医班学员高辉远正随蒲老实习,对此案详予实录,并收入所著《蒲辅周医案》中,故知仲师之方决不欺人也。张老和蒲老之治,正可谓名医之见,不谋而合,这正是一代中医药大家穷研经典,大胆实践的极佳典范。由此再次证实,要想成为名医,精通经典为不二法门。在对真心痛的治疗中,张老认为尽管心肌梗死的病机复杂多变,但在辨证上必须抓住阴、阳、痰、瘀四字及心脏虚弱、胸阳失展、心瘀痹阻等基本病机进行分析。并提出根据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用药当处理好“通”和“补”的关系,更要注意观察患者在神、气息、汗、疼痛及舌象、脉象方面的细微变化,随时警惕厥脱发生。且须全面考虑,谨慎用药方可获取佳效。三、脉证合参,详审灵变危急证候是病理变化发展至特殊阶段的表现。此时如何掌握攻邪与扶正的施治,关键在于认证,医者必须详察细审,一方面应结合脉证仔细分析,一方面要灵活变通,参合制宜,张老于此十分精熟。<br>    二诊:1975年8月16日。四肢厥逆转温,汗出亦减,大便解2次,干燥,心烦内热,口干,脉小滑,苔白腻未化。暑热内陷已有外达之机,阳明燥屎尚未尽下,仍拟扶正宣泄。山茱萸18克,当归15克,银柴胡、枳实各12克,生晒参(另煎冲)、鲜石菖蒲、制川大黄、炒黄芩、炒白芍各9克,川厚朴4。5克,炒川黄连3克。2剂。三诊:1975年8月18日。四肢已温暖,烦热减轻,汗出亦少,便软不畅,口仍干,苔白腻渐化,脉迟小滑。正虚已有来复之象,而暑湿滞仍化未清,再拟扶正祛邪。当归12克,朝鲜白参(另煎冲)、朱茯苓、广郁金、焦楂曲各9克,炒黄芩、鲜石菖蒲、制南星各6克,川厚朴4。5克,炒川黄连2。4克。2剂。原按:本例肺部感染,中毒性休克,2次昏倒,不省人事,血压70/40mmHg以下,用升压药维持,既不能减量,更不能停用;同时也曾服参附龙牡之类中药,药效罔然。入院时,患者仍感烦热,四肢厥冷,症情未见稳定。中医学对于厥证论述颇多,但在辨治之时,分清寒厥、热厥最为重要。内脏虚寒,阳气不布,发为寒厥;邪热内陷,阳气郁而不伸,则病热厥。故治寒厥须用温经散寒、回阳救逆之法,重在扶正;热厥则不然,其病或以邪实为主,或有虚实夹杂者,但治疗总是可散、可攻、可清,重在凉通,即“火郁则发之”之意。本例热厥,病在气分,阳明又有积滞,故用泻心汤合小承气汤泻火清热导滞,又用四逆散宣散被郁之阳气。根据张老经验,对正虚邪热内传,阳郁不伸,四肢逆冷之热厥,四逆散有透解郁热、舒畅阳气之效,是治热厥初起之主方。至于方中用人参、山茱萸、当归等药,是因素体虚弱,又有汗多之症,故佐扶正之品,而助宣散之力。本例服药1剂之后,四肢转温,汗少,服至2剂,血压稳定,停用升压药,症情逐渐好转,收效甚速。我们体会到,临床上治疗厥逆一证,不可一见手足逆冷、脉象沉细、血压下降等症,便一概认为是阴寒之证而乱用热药,必须详察细辨。对于这种阳极似阴、热极似寒的热厥,要特别注意。<br>    ……
展开
目录
第1讲  法古裁今治急症一张伯臾治急症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br>一、祛邪务尽,力求速效<br>二、重视固本,培补正元<br>三、脉证合参,详审灵变<br>四、协调气机,恢复平衡<br>五、经时合璧,执中为美<br>第2讲  穷因详辨立法圆——王季儒治中风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br>一、析因机,倡言肾亏、内中<br>二、辨闭脱,重视七绝、脉象<br>三、论治法,强调通络、补虚<br>四、遣药物,擅用动物、矿物<br>五、调阴阳,预防中风复发<br>第3讲  纵横捭阖论中风——张琪辨治中风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br>一、引经据典释病名,析机溯因辨证型<br>二、精研证治创十法,示人以矩垂临证<br>第4讲  古方起厥仗化裁——冉雪峰治厥证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br>一、风引汤治厥证,重在潜镇摄纳<br>二、白薇汤治厥证,功擅调理气血<br>三、清宫汤治厥证,力主养阴清心<br>四、参附汤治厥证,取效强心益气<br>第5讲  轻车熟路步五途——李聪甫理血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br>一、益气摄血,方取归脾<br>二、滋阴养血,擅用六昧<br>三、疏肝和血,调以逍遥<br>四、清火凉血,首选犀地<br>五、理气活血,妙予四物<br>第6讲  创用热药治血证一祝味菊治血证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br>一、对血证用热药的理论发挥<br>二、温阳四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br>三、血证佳案赏析<br>四、结语<br>第7讲  中西合参论血证——郭子光诊治血液病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br>一、理论建树<br>二、辨治上的拓展<br>三、典型医案赏析<br>第8讲  殊途同归皆为通——万济舫止痛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br>一、疏解表邪<br>二、清化湿热<br>三、清泻实热<br>四、行气疏肝<br>五、化痰涤浊<br>六、温阳散寒<br>七、活血化瘀<br>八、升清化浊<br>九、补阳益气<br>十、滋阴养液<br>第9讲  千家妙方解疼痛一彭坚痛证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br>一、涵茹中西话痛证<br>二、集创效方济苍生<br>第10讲  旁收兼容方独秀一章次公治头痛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br>一、抓主症细辨虚实,议标本先后分明<br>二、祛头风重在养血,治上病每从下取<br>三、论治疗数法兼施,投药物师古不泥<br>第11讲  砥柱中流护岐黄——孔伯华治痹证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br>一、法古不泥洞天理,千年百论一言终<br>二、捭阖纵横阐秘奥,精医达药济众生<br>三、莫言痹生风寒湿,清透达邪石为君<br>第12讲  益肾蠲痹倚“虫蚁”一朱良春治痹证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br>一、理论上的突破<br>二、辨治上的拓展<br>三、临证经验撷萃<br>第13讲  得心应手驭十法——李聪甫治外感病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br>一、疏表<br>二、双解<br>三、和解<br>四、泻火<br>五、化痰<br>六、祛暑<br>……<br>第14讲 湿温辨治多阐发——章次公湿温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br>第15讲 甘湿除热藴奥义——郭贞卿热证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br>第16讲 热因热用重附子——王乐匋热证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br>第17讲 通泻滋利愈疫热——周仲瑛疫热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br>第18讲 博采创新治疑难——张学文疑难杂症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