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脾气”的经络——经穴自然疗法要选对时间。
人体内的十二正经是有“脾气”的,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在运行。如果同时发挥作用,每条经脉都会疲劳无力的,所以在每天的生活中,十二经脉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一定的时间开始工作,即所谓的“开穴”。
中医认为,经气想要运行全身一周,需要经过12个时辰,也就是24个小时。我们将经气运行分为十二时段,每一时段即为一条经络的开穴运行时间。
子时胆经值班,按时入睡。
子时(23点~1点)气血进入胆经,胆经经气最旺,胆汁推陈出新。胆的生理功能是分泌胆汁帮助食物的消化代谢,如果不注意按时睡眠,会影响气血回流胆经,容易出现头晕目眩、耳鸣、皮肤粗糙、胸胁疼痛、失眠多梦、易惊、忧愁、神经症等。所以成年人最好养成每天子时前就寝的习惯。若这时候不睡觉,就会比一般人容易衰老,子时的睡眠质量对第二天的精神状态至关重要。理论上说,在胆经最旺的子时按摩胆经是最好的进补,但我们强调子时前一定要睡觉,因为同名经同气相求,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在手少阳三焦经之经气旺时的21点~23点,进行敲打或揉搓手足外侧的少阳经。
丑时肝经值班,静卧深睡。
丑时(1点~3点)是足厥阴肝经气血最旺的时刻。我们从经络循行上知道,肝经属肝络胆。肝藏血,即肝脏能贮藏、分配和调节全身的血液及疏导全身功能活动,使气血调和。另外,肝经“从目系下颊里”,肝开窍于目,肝经气血和眼睛关系密切。肝经循行还“布胁肋”。如果肝经气血出问题,就会出现两胁肋胀痛、胸闷、胃口不佳、腹胀腹痛、黑斑、眼袋、黑眼圈等。所以说,丑时静卧是养肝血最好的办法。如果想要养肝补肝以祛其疾,可改在同名经手厥阴心包经旺时按摩,也就是19点~21点。
寅时肺经值班,熟睡或静坐。
寅时(3点~5点)肺经经气最旺。“肺朝百脉”,这时气血由阴转阳,肺经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至百脉,迎接新的一天到来。从这个时间段开始,人体的气血根据需要开始重新分配。这个时间段人从静变动,是转化的过程,这就需要有一个深度的睡眠。如果醒来后觉得睡不着,可以穿好衣服练习面朝南盘腿静坐,因为寅时肺经值班,正是练气的最好时机。
卯时大肠经值班,排便迎新。
卯时(5点~7点)气血流注于大肠经,大肠经经气最旺,有利于排泄。排不出的大便会变成宿便将毒素停留体内。大肠运送排泄废物,如果饮食失调、误食不净食物或其他脏腑失调,都会引起大肠疾病。大肠经如果有问题,就容易出现口干舌燥、腹胀腹痛或肠胃炎、盲肠炎、便秘等症状。因此,最好养成每天早起后排大便的习惯,避免宿便产生。可适当喝杯温水,以促进排便。心肌梗死患者注意在排便时不要太用力。
辰时胃经值班,及时吃早餐。
辰时(7点~9点)气血流注胃经,胃经经气最旺。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以助消化。7点~9点是吃早餐的时间,此时是大自然阳气最足的时候,也是人体阳气气机最旺盛的时候,进食的早餐最易被消化、吸收、代谢、利用,提供一天所需热量。不吃早餐则容易引起多种肠胃疾病,如腹部胀满疼痛、呕吐反胃、口臭、消化不良等。如果有了胃病,辰时用药能收到比其他时间就诊更好的效果。如果是肠胃受到伤害较轻的慢性病,可以自己在此时揉搓或敲打两腿或推摩胸腹。
巳时脾经值班,忙里偷闲按摩一下。
巳时(9点~11点)气血流注于脾经,脾经经气最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吃过早餐后,9点~11点需要依靠脾胃的运化。如果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则血气充足,白天工作干劲十足。如果脾脏虚弱就易出现胃口不佳、四肢倦怠、头晕、面色萎黄、腹胀、易打嗝等症状。上午是大多数人工作的时间,但繁忙的工作之余,不要忘了利用这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