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杨老从医六十多年,在针灸和针麻实践中运用“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思想观念,总结出了针灸治病主要是通过针刺腧穴,激发和促进经络系统的传输协调功能,使之有机结合,产生双向性调节作用,协调阴阳平衡,调整脏腑、经络、气血的太过与不及,使气血调和,阳气固守,外邪莫侵,从而达到祛邪扶正、治愈疾病的效果,这就是“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要旨所在。
(一)针刺关元、三阴交,既治遗尿,又治尿闭
遗尿是指睡眠时不自觉排尿,俗称尿床;尿闭是小便点滴不出,临床上称尿潴留,也就是癃闭。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病证,治疗时同样取关元、三阴交为主穴,用补虚泻实的手法可发挥平衡阴阳的双向性调整作用。如金某自幼遗尿,脬气不固,属虚证,取关元、三阴交,先用通补兼施法,继用温补脾肾、培元固本而愈。又如赵某败血症高热后尿闭,属湿热蕴结,是实证,取关元、三阴交,用清湿泻热利水法,再加百会、太溪,用迎随泻法,以泻热醒脑,益肾降火,并遵经旨取大敦(<足母>趾三毛处)点刺出血,以开窍泻热,立效。
(二)针刺足三里、三阴交对血压和心率有双向性调节作用
杨老通过对538例针刺足三里、三阴交(针刺麻醉)和511例腰麻和硬膜外麻醉下进行阑尾摘除手术的患者进行观察比较,着重分析手术前后血压和心率的变化,观察到针刺足三里、三阴交二穴,对血压和心率均有明显的双向性调节作用。如对血压的影响,针麻组能使血压不正常(≥151/90mmH9或收缩压≤90mmHg)病例的所占比例,从术前16.36%降为术后5.76%;而药麻组术前血压不正常占l5.46%,。术后却是16.63%,反比术前有所增加。同时发现术前心率不正常(≤59 2次/分和≥101/分)的,针麻组占l5.77%,术后只有7.51%;而药麻组术前占18.89%,术后占13.55%,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两组术前心率正常和心率较慢患者的平均心率,术后都在正常水平,但针麻组术前心率较快(>/101次/分)患者的平均心率是111.95次/分,术后平均心率为95.64次/分,恢复到正常水平;而药麻组术前平均心率为112.55次/分,术后平均心率为103.36次/分,仍处于较快状态。由此可见,针刺足三里、三阴交对血压和心率具有双向性调节作用。
中医学认为人之所以患病,主要是由于邪正相争,“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邪实正虚,阴阳偏胜,犹似天平失去平衡,遂致百病丛生。针刺就是通过腧穴、经络来调气治神,发挥补虚泻实、扶正祛邪的作用,从而调整人体阴阳气血的太过与不及,使机体功能状态由抑制变为兴奋;由亢进变为平静,只有这种双向性调节作用,才能祛邪扶正,调和阴阳、气血,保持人体内外平衡,达到治愈疾病、保障健康的目的,这就验证了“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县中医学防病治病的大法。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