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教授临床治疗各种肿瘤,强调辨证、立法、定方、用药必须从整体出发。在正确辨证的前提下,处方遣药,注重配伍,讲究剂量,区别炮制,严格煎煮。他说:“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要达到用药精当,恰到好处,不能不细心体察药物之间极为精微的分合异同。钱教授对中药的研究,既勤求于历代典籍,更重视实践,并善于在实践的基础上,从理论方面进行深究。数十年来,他积累了丰富的防治肿瘤的用药经验,尤其在药物配伍应用方面,每多独到之处。对先贤既定者,力求探奥索隐;对前无先例者,勤于增补创新。
(一)师用其法,不泥于方钱教授认为,肿瘤是一种复杂的整体性疾病,临床必须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并结合西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理论与临床结合,方能取得较好的疗效。首先,根据临床表现,通过辨证求因,审证论治,拟定治法,再确定运用成方或创新方。历代医学创制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方剂,但务必“师其法而不泥其方”,因为临床告诉我们,“有成方而无成病”。即使是同一种肿瘤,由于患者的体质、年龄、生活环境不同,或疾病的早晚、病势的缓急、病程的长短等有别,其病情亦不同,所以应该根据具体病情,对成方进行加减运用,而其加减变化必须以治法为理论依据。如胃癌患者常有面色无华、四肢无力、语音低微、脘腹胀满、胸闷不舒、不思饮食、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无力等脾胃气虚、气滞不畅的征象,治当益气健脾、佐以理气。钱教授喜选异功散治之,但亦根据病情选用益气健脾和胃之品,如黄芪、白扁豆、山药、米仁、大枣、佛手、枳壳等,这样酌情组方配伍,虽已不仅仅是异功散,但仍不出益气健脾和胃之范畴,完全符合所拟治法,且更切中病机,能提高治疗。
展开